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豆佳红
作者: 豆佳红;王梓颖;杨娟;周炜炜;张同存;何红鹏;戴小枫;李秀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229-1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搜集赤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名转化;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氧化应激的相关基因,利用Veeny在线平台获得赤芍与氧化应激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和赤芍-靶点-氧化应激可视化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赤芍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赤芍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到12个赤芍活性成分,包括黄芩素、β-谷甾醇、鞣花酸、豆甾醇、(+)-儿茶素等;赤芍活性成分与氧化应激靶点分别有76和4 873个,其中赤芍与氧化应激交集靶点共69个,包括蛋白激酶B(AKT1)、转录因子AP-1(JUN)、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提示,赤芍抗氧化应激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因子κB (NF-κB)等多个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β-谷甾醇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赤芍可能通过黄芩素、β-谷甾醇、鞣花酸等活性成分调控PI3K-Akt、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来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
分类号: R285
-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山楂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张祖烽,张宇欣,孙悦龙,郑威,李秀梅. 2023
[2]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附子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型犊牛腹泻的作用机制. 钱英红,张静,赵俊利,刘向敏,吉鹏华,王超,张兴夫. 2024
[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杨娟,豆佳红,孙悦龙,王小莹,周炜炜,张国滨,刘红欣,杨培龙,李秀梅. 2023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莱菔子的抗菌作用机制. 李春晓,范秋雨,王秀敏. 2023
[5]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调控仔猪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作用. 孙悦龙,张梦洁,豆佳红,王小莹,戴小枫,李秀梅. 2022
[6]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常见酚酸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 张宇欣,刘魏魏,杨娟,周炜炜,戴小枫,李秀梅,郑威. 2023
[7]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王雪峰,周炜炜,张梦洁,付弘赟,郑威,李秀梅. 2024
[8]牡丹皮-赤芍药对治疗川崎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冯子娟,周虹宏,阳亭亭,罗武政,黄道超. 2024
[9]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六堡茶干预COVID-19的活性成分. 周丹水,陈小雪,吴志敏,倪维鞠,邱瑞瑾,于翠平,蓝伦礼,王颖芳,陈守登,曾宇. 2020
[10]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林炎娟,方智振,周丹蓉,陈文光,叶新福. 2022
[11]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辣木叶治疗肠炎的作用机制. 董雯雯,张玉霞,袁小远,李峰,张世栋,徐怀英,李福伟,刘玮,王云超,刘庆彬,朱应波,李桂明,孟凯. 2023
[1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刘雪松,孟维珊,张艳,薛沾枚,王爽,张国华,姚爽,钟鹏. 2024
[1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金银花缓解牛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刘魏魏,张宇欣,周炜炜,戴小枫,付弘赟,雒文捷,李秀梅. 2023
[14]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淫羊藿治疗少弱精症的作用机制. 方春燕,叶玉龙,叶乃菁,申毅锋,俞旭君,常德贵. 2022
[15]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产物分析白首乌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宋婉钰,李勇,李春阳,冯进,吴承东,马永强. 2023
[16]芦根亲水共有成分及解酒护肝的"谱-效-味"关系研究. 陈光宇,瞿昊宇,谢梦洲,孙晶,范蓓,王凤忠. 2023
[17]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藏麻黄挥发性成分对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 常子惠,何文佳,多杰仁青,崔小梅,卫波宁,德吉. 2022
[18]基于数据挖掘探究苦荞对胰腺癌的作用机制. 常子惠,尼玛央宗,黄海皎,拉巴扎西,高小丽,田朋佳,尹中江. 2023
[19]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乌锦颗粒治疗羔羊痢疾的作用机制研究. 蒋威,武小虎,杨洁,丁学智,李宏胜,沈文祥,王东升,王胜义,严作廷. 2021
[20]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马齿苋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张子越,殷斌,连锐锐,张璐,刘译心,李真,孙传熙,刘月月,杨世发,李桂明,傅剑,赵增成,黄中利,林树乾,刘远飞,万仁忠.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羊环状RNA circ_0008219 SNPs位点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作者:赵华;刘泽林;杨娟;张年;刘静波;陶虎
关键词:circ_0008219;SNPs;山羊;繁殖性能;关联分析
-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作者: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吴全;徐泽;钟应富
关键词:针形绿茶;主成分分析;滋味物质贡献度;滋味特性
-
芥菜SR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杨巍;赵丽芬;唐兵;周麟笔;杨娟;莫传园;张宝会;李飞;阮松林;邓英
关键词:芥菜;SRO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microRNA调控;蛋白互作;GO富集分析;进化分析;基因表达分析
-
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作者:李解;戴前莉;杨娟;肖富良;袁林颖;翟秀明;侯渝嘉
关键词: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保护利用;对策建议;重庆
-
新形势下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者:王森;沈昆仑;罗奕秋;颜伟;张瑜;杨娟;王永霞;袁朗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服务;管理机制;江苏省
-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作者:刘勇;王金华;王季;骆静;王运圣;杨娟
关键词:大田智能灌溉系统;云平台;智能灌溉控制器;灌溉小助手;应用效果
-
老鹰茶挥发油研究进展
作者:袁林颖;杨娟;陈善敏
关键词:老鹰茶;挥发油;提取;成分;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