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超级稻龙粳31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基础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洪亮

作者: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高春艳;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稻;龙粳31;祖先亲本;遗传贡献率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6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433-437+4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龙粳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寒地早粳超级稻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耐寒等诸多优点。本研究对其亲本进行追溯,构建系谱图,分析亲本主要特性及核遗传贡献率,揭示其遗传演化历程,为水稻育种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龙粳31属于下北细胞质家族,传递途径为:下北→早丰→合江20→合江21→龙交89032→龙粳10号→龙粳13→龙粳31。核遗传物质由祖先亲本下北、石狩白毛、农林11、虾夷、笹锦、红星2号、奥羽239、曲系17、藤系117、雪光、越光、收921、空知、北明、空育125、北海84、台中27、高雄53、合选58和色江克按不同比例共同提供,核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6875%、0.9766%、2.5391%、8.2031%、3.9063%、3.1250%、3.9063%、7.8125%、15.6250%、12.5000%、1.5625%、1.5625%、3.1250%、6.2500%、12.5000%、0.7813%、0.7813%、0.7813%、6.2500%和3.1250%。亲本选择时,要注重母本在当地的适应性,而父本则应具有地理远缘或生态远缘的基因血缘;遗传基础狭窄是寒地稻区水稻育种取得新突破的主要限制因素。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黑农48祖先亲本追溯及蛋白遗传解析. 刘秀林,张必弦,刘鑫磊,栾晓燕,王广金,吴俊江. 2017

[2]牡豆8号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白艳凤,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杜维广,任海祥,姜龙. 2015

[3]寒地早粳超级稻龙粳31的选育及应用. 张兰民. 2014

[4]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的选育及系谱分析. 宗春美,任海祥,潘相文,王燕平,孙霞,李文,杜维广,刘宝辉. 2020

[5]鹅精子迁移率与精子运动参数关系及其对自然交配鹅群繁殖效率的影响. 刘阳,张佳玥,高志浩,王金丹,郝泓润,宋金婷,王雪,马志刚,陈志峰,刘胜军. 2023

[6]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 王彩洁,孙石,吴宝美,常汝镇,韩天富. 2013

[7]广西育成大豆品种亲本分析. 汤复跃,梁江,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陈渊. 2019

[8]广西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汤复跃,陈渊,陈文杰,韦清源,郭小红,梁江. 2019

[9]大豆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仲义,徐艳荣,侯宗运,焦仁海. 2011

[10]甘蓝型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遗传贡献率分析. 崔嘉成,梅德圣,李云昌,刘佳,付丽,彭鹏飞,王军,王会,胡琼. 2013

[11]中国大豆部分获奖品种与其祖先亲本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比较和遗传关系分析. 张博,邱丽娟,常汝镇. 2003

[12]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新株型育种理论与实践. 潘国君,刘传雪,张淑华,关世武,王瑞英,黄晓群,郭震华,郭俊祥. 2020

[13]寒地水稻龙粳31耐冷特性及油菜素内酯的耐冷调节作用. 高洋,曾维康,魏嘉琪,过一驰,程一珊,姜树坤,赵明辉,耿丽娟,郭志富. 2023

[14]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商全玉,姜树坤,刘安晋,王松,赵明辉,张文忠,潘国君. 2024

[15]抽穗后遮荫对龙粳31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马瑞,黄成亮. 2017

[16]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2个超级稻品种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 付景,刘洁,曹转勤,王志琴,张耗,杨建昌. 2014

[17]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18]超级稻协优9308根系相关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 王会民. 2013

[19]麦秸还田与氮肥运筹对超级稻强弱势粒粒重与品质的影响. 陈培峰,董明辉,顾俊荣,惠锋,乔中英,杨代凤,刘腾飞. 2012

[20]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