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耐热机制的自然积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和平

作者: 顾和平;袁星星;陈新;陈华涛;崔晓艳;张红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耐热性;沉默基因的激活;获得性遗传;自然驯化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3 年 01 期

页码: 9-15

摘要: 选择基础耐热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岔路口1号和金大332,耐热性中等材料苏丰和58-161,耐热性较差材料苏系5号和苏豆1号,探讨大豆在连续高温逆境栽培下耐热性的积累情况。1990年将上述材料全部繁种后分成2份,1份每隔1年在南京6月10—20日播种,开花时间稳定在7月底8月初,让其在连续10年的高温条件下接受自然驯化;另1份存放于冷库内,与2000和2010年各种植1次。2011年在高温胁迫栽培下比较高温驯化材料和未驯化材料的耐热机制积累效应。经过高温驯化的材料籽粒产量增加了69.38%,基础耐热性较强、中等、较差的材料分别增产40.50%、47.44%和114.25%。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以6个品种的综合表现看,经过高温驯化的品种,在高温胁迫栽培下,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分别比未驯化材料增加了62.89%、43.70%和13.37%,百粒重则下降了2.74%。经过高温驯化的材料,抵抗高温逆境的能力明显增强,最终导致了产量的明显上升。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荚数的贡献最大,第二位是每荚粒数,百粒重呈轻度负向效应。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高温胁迫对不同耐性大豆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靳路真,王洋,张伟,徐晋豫,申战士,谢甫绨. 2019

[2]大豆热激转录因子GmHsFA1对高温和干旱信号的表达反应. 吴广锡,魏崃,唐晓飞,王伟威,王鹏飞,王兴宇,刘丽君. 2013

[3]大豆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和分子遗传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佳佳,郑双雨,孙根楼,张文明,王晓波,邱丽娟. 2017

[4]持续高温对大豆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宋晓昆,胡燕金,闫龙,冯燕,荆慧贤,赵青松,杨春燕. 2009

[5]农杆菌介导热激转录因子8基因转化大豆. 唐晓飞,刘丽君,高明杰,杨喆,蒲国峰,张雷,魏崃. 2009

[6]大豆品种(系)耐热性鉴定及分级评鉴. 靳路真,王洋,张伟,邱红梅,陈健,候云龙,马晓萍,王跃强,谢甫绨. 2016

[7]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马月辉. 2010

[8]黄瓜良种-碧丰2号. 王德生. 2000

[9]辣椒优异资源耐热性遗传分析.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 2013

[10]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 汪祖程,徐跃进. 2008

[11]贵州野生匍匐翦股颖抗旱耐热性评价. 钟理,杨春燕,李辰琼,尚以顺,陈瑞祥. 2010

[12]高温对金荞麦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及其耐热性评价. 赵丽丽,陈超,邓蓉,赵丽芬,杨芳. 2016

[13]高温对不同倍性西瓜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力,陆杰思,李智,李桂芬,覃斯华,黄金艳,柳唐镜. 2015

[14]不同番茄品种耐热性及耐热机理研究. 董灵迪,石琳琪,焦永刚,郭敬华,申书兴. 2009

[15]高温胁迫下百脉根生理生化响应及耐热性评价. 赵丽丽,王普昶,陈超,马林. 2013

[16]杂交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生理生化鉴定指标的筛选. 李敏,马均,傅泰露,童平,吴合洲,罗德强,江学海,涂敏. 2009

[17]水稻种质资源开花期耐热性分析. 查中萍,殷得所,万丙良,焦春海. 2016

[18]过量表达杜鹃红山茶CaAPX1的烟草耐热性提高. 王江英,邵小斌,殷恒福,范正琪,李辛雷,吴斌,倪穗,李纪元. 2016

[19]高温对2个中粳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耐热性研究. 罗伯祥,程保山,于江辉,徐卫军,高平中. 2016

[20]莳菜四倍体的特征及田间耐热性. 张建军,殷丽青,张伟萍,顾金炎,张智奇,范昆华,陈全庆,钟维瑾.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