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常酚棉与低酚棉品种间杂种F_1代优势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路曦结

作者: 路曦结;陈海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常酚棉;陆地低酚棉;杂种优势;平均优势;超亲优势;优势指数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0 年 03 期

页码: 243-246

摘要: 本文从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和优势指数等方面研究了12个陆地常酚棉与低酚棉品种间杂交组合8个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F_1代单株结铃、单铃重、衣分、子指和霜前皮棉产量总是大多数组合优势较强,纤维的2.5%跨长和强度多数组合也有优势,麦克隆值多数却趋向低亲.在12个组合中,霜前皮棉产量表现正向优势的有10个组合(占83.33%),其中有9个组合平均优势超过36%,说明F_1代增产潜力大;纤维的2.5%跨长和强度均有8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麦克隆仅有4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且有些优势不明显.鄂棉1号×皖无855等组合的纤维产量及品质都同时得到了提高;有些组合产量性状优势较强,但品质性状却未得到改善,需要筛选提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研究. 梁世胡,李传国,吴东辉,伍应运,符福鸿,黄德娟. 2000

[2]三裂棉不育胞质杂交组合F1、F2产量优势分析. 唐会妮,张梦,王舜,戚廷香,吴建勇,郭立平,张学贤,陈亮亮,王海林,乔秀琴,梅拥军,邢朝柱. 2024

[3]优势棉花组合F2代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 刘朝辉,董顺文,熊鹰,何洪波. 2007

[4]玉米姊妹交及改良单交种的性状表现及应用分析. 闫淑琴. 1999

[5]籼型杂交水稻杂种与亲本的稻米品质比较. 周坤炉,阳和华,徐秋生. 2003

[6]云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 李梁,陈良正,董晓波,毛昭庆. 2023

[7]南宁市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 张春雅,江立庚,黄倩盈. 2024

[8]新疆花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宋玉兰,邹昕彤,杨伟,张雨. 2024

[9]甘薯胡萝卜素含量、干率聚合育种的一个特例.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 2020

[10]企业合并产生的杂交优势效应. 李雅礼,唐华园,李新奇. 2019

[11]水稻籼粳亚种间F_1生育期超亲表现与遗传分析. 李和标,邹江石. 1992

[12]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代晓华,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13]爪哇稻与其杂交种的性状相关性和超亲优势研究. 邓晓湘,唐俐,袁隆平. 2001

[14]超亲优势数量遗传学理论推导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陈泽辉,吴迅,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刘鹏飞. 2021

[15]粳型杂交稻组合的抽穗期试验研究. 张士永,宫德英,姜明松,朱其松,袁守江,杨连群. 2003

[16]纤维色泽与农艺性状间的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摘要). 周忠丽,贾银华,潘兆娥,庞保印,杜雄明. 2009

[17]1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性分析.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韦继兴,张兴华. 1999

[18]花粉直感效应对桂单0810百粒重的影响. 文仁来,苏月贵,田树云,何雪银,苏义成. 2015

[19]粳稻广亲和恢复系ZR_6的筛选和初步利用研究. 林贻滋,张小明,奚永安. 1990

[20]杂交稻及其亲本稻米品质性状与遗传规律研究. 吕启明,辛业芸,符习勤,彭玉林,袁隆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