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红霞

作者: 李红霞;马丽荣;王恒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甘肃省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7 期

页码: 7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障其供给安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收集整理了1978~2012年甘肃省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相关数据,运用速度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产量、供给、需求、消费量、库存消费比等方面,分析研究甘肃省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油料市场供给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油料作物种植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较低;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处于紧平衡状态,自给率仅为76%左右,省外购进的量远远大于外销量,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长,食用植物油缺口较大,同时存在种植品种与加工品种、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区域性产销不协调之处。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以自给为主,贸易调剂为铺"的供给模式,提出了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的政策选择,为甘肃省食用植物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依据,对保障甘肃省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F426.82

  • 相关文献

[1]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马丽荣,张国和,王恒炜,刘润萍,刘七军. 2014

[2]甘肃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安全预警研究. 白贺兰,王恒炜,马丽荣. 2014

[3]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2014

[4]食用植物油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纪念,曹艳明,张丽霞. 2011

[5]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杨红旗,路风银,吴恩淮. 2010

[6]机器视觉在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何思凡,王伟,关荣发,张玉,王君虹,李雪,朱作艺,景凤强. 2020

[7]植物油中α-生育酚的分离与测定. 张苏社,庄希,周德卫,刘素芬. 1988

[8]食用植物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允静,肖芳,邵林,武玉花,万丹凤,吴刚. 2017

[9]化学计量学与三酰甘油酯在食用油保真中的研究进展. 刘优钱,刘霞,李培武,王秀嫔. 2015

[10]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兰珊珊,刘宏程,梅文泉,杨芳. 2010

[11]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概述. 杨红旗,焦宏廷. 2010

[12]食用植物油营养功能成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薛莉,黄晓荣,汪雪芳,郎呼呼,王晓,张良晓,李培武,张文,张奇. 2017

[13]食用植物油中HBCD和TBBPA污染水平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张鹏,金芬,李敏洁,江泽军,乌日娜,邵华,金茂俊,佘永新,郑鹭飞,王珊珊,王静. 2016

[14]11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余顺波,陈长艳,张品,温贺,李风华,杜才富. 2022

[15]新形势下的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对策. 冯海棠,王汉中. 2024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Pb,Cd的条件优化. 杜丽娟,严红梅,和丽忠,邵金良,樊建麟,杨芳,陈锦玉. 2014

[17]常见食用植物油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 闫素云,张碧蓉,段敏仙,史文斌,杨帆,周先艳. 2024

[18]北京地区食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乌日娜,金芬,苏杭,高妍,张鹏,金茂俊,邵华,王珊珊,郑鹭飞,佘永新,王静. 2016

[19]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凤,屈颖娟,翟云会,张艳梅. 2023

[20]近红外全波段扫描技术建立数学模型鉴别地沟油方法研究. 赵静,梁瑞,刘新保,田建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