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属间杂种长期保存技术及稳定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继益
作者: 张继益;董玉琛;蒋观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远缘杂交;组织培养;无性系变异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0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14-19+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这一完全不育局间杂种F_1的无性系在培养基组成、外植体大小对 诱导率的影响和接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对其进行长期保存的技术体系:选择2_n=35 的F_1正常植株为培养对象,以 1.1~3.0cm的幼穗为外植体,剪切足够细碎后接种于MS诱导培养基 (MS无机元素+W_14有机成分+400mg/L LH+150mg/L Asp+2mg/L 2,4—D)上,对形成的愈伤组 织通过变化2,4—D浓度进行调控和继代培养,在N_6分化培养基(N_6+400mg/L LH+150mg/LAsp +0.5mg/L IAA+0.2mg/L KT)上分化成苗,用N_6培养基(N_6+400mg/L LH+150mg/L Asp+10 mg/L IAA)壮苗并擗分蘖扩繁。对该杂种的体细胞无性系后代进行鉴定发现,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 变化于32~35之间,其中2n=32的再生植株占19.6%,2n=33的植株占6.5%,其余74.9%均为2n =35的正常植株。对其中株形变异明显的1个F_1再生植株进行的详细研究发现,其株高和分蘖力分 别为正常植株的49.1%和49.9%,但回交成胚率则是正常植株的9.1倍。研究结果表明,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组织培养途径改良定型小麦品种的研究. 叶兴国,徐惠君,赵乐莲,杜丽璞. 1998
[2]利用无性系变异创制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方法和类型. 吕孟雨,王海波. 2004
[3]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王爱玲. 2013
[4]粗山羊草抗白粉病性鉴定及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张海泉,马淑琴. 2008
[5]粗山羊草抗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及抗病基因标记的研究. 张海泉,马淑琴. 2008
[6]小麦-冰草T7PL·7AL罗伯逊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孙洋洋,陈红新,刘伟华,韩海明,周升辉,杨欣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8
[7]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袁汉民,王小亮,陈东升,孙建昌,范金萍,张富国,赵桂珍. 2005
[8]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评价. 丁明亮,赵红,浦秋红,崔永祯,李宏生,顾坚,田玉仙,杨木军,李绍祥. 2018
[9]小麦—冰草T7PL·7AL罗伯逊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孙洋洋,陈红新,刘伟华,韩海明,周升辉,杨欣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8
[10]化学杀雄剂SQ-1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成胚率的影响. 王坤杨,张伟,张双喜,刘宏伟,王轲,杜丽璞,林志珊,叶兴国. 2016
[11]组织培养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白建荣,裴自友. 1994
[12]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李洪杰,郭北海,张艳敏,李义文,杜立群,李银心,贾旭,朱至清. 2000
[13]新疆两种短命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蒋瑞芬,张素贞. 1992
[14]转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其对外源赤霉素的反应. 崔海瑞,沈希宏,朱斌,宋悦,舒庆尧. 2015
[15]幼穗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王培,范光年,方仁,桑建利,王玉秀,朱至清. 1992
[16]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黄道强,黄慧君,陈文丰,高云,程俊彪. 2001
[17]小麦花药培养后代和杂交后代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韩晓峰,叶兴国,刘晓蕾,魏亦勤,杜丽璞,王轲,佘茂云,樊明,晏月明. 2010
[18]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后代的性状表现. 范光年,王培,方仁,王海波. 1991
[19]应用无性系变异技术培育黑珍米的研究. 赵成章,戚秀芳,杨长登. 1993
[20]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的一些进展. 黄剑华.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骨干亲本育种重要性研究
作者:盖红梅;王兰芬;游光霞;郝晨阳;董玉琛;张学勇
关键词:小麦;大面积推广品种;骨干亲本;基因型分析
-
中国禾谷类作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及其富集中心研究
作者:刘旭;黎裕;曹永生;董玉琛;方沩;陆平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地理分布;富集中心;特有资源
-
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旭;郑殿升;董玉琛;朱德蔚;方嘉禾;费砚良;贾敬贤;蒋尤泉;杨庆文;王述民;黎裕;曹永生
关键词: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
-
我国普通小麦核心种质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郝晨阳;董玉琛;王兰芬;游光霞;张洪娜;盖红梅;贾继增;张学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
-
我国部分小麦地方品种Waxy基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杜小燕;郝晨阳;张学勇;马正强;游光霞;王兰芬;董玉琛
关键词:Waxy基因;小麦地方品种;分子标记;SDS-PAGE
-
小麦Glu-B1位点1Bx14+1By18新亚基对材料的创制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庞斌双;张学勇;王兰芬;郝晨阳;董玉琛
关键词:小麦;HMW-GS;近等基因系;沉降值;揉面特性
-
欧洲与东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兰芬;BALFOURIERF;郝晨阳;EXBRAYAT-VINSONF;董玉琛;盖红梅;张学勇
关键词:小麦;遗传多样性;gSSR;eSSR;地理分化;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