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邸垫平

作者: 邸垫平;路银贵;张爱红;杨菲;田兰芝;苗洪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玉米粗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615-16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的病毒病害,发掘优异的抗性种质资源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粗缩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在粗缩病重病区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对201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同时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其中25份种质开展了进一步的鉴定。结果表明,仅沈137高抗粗缩病;P138、丹3130、辽68、齐318、黄野四、CA339、H191、齐319、X178、SH15、金黄59、R18等12份自交系表现抗病,835、中自01、9046、多黄29、CA335、金黄96B、海9-21、金黄55、沈136等9份自交系表现中抗;方差分析表明,品种抗性不同年份间的鉴定结果差异极显著(F=69.999,P<0.01)。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P138、R18表现中抗,黄野四和金黄55病情指数为46.15、82.14,表现高感粗缩病,进一步验证齐319、丹3130、X178具有稳定抗病性。筛选出的抗病种质除金黄96B外,其余均选自美国的杂交种P78599,抗粗缩病玉米自交系的筛选为抗病品种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玉米品种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杜琳琳,吕建颖,曹晓燕,饶鸣帅,施文娟,兰莹,孙枫,程兆榜,孟庆长,袁建华,周益军,周彤. 2017

[2]玉米粗缩病抗性相关miRNA的筛选. 吴斌,马立平,张眉,姜珊珊,郭霞,张思聪,王升吉. 2020

[3]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 邸垫平,易晓云,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2012

[4]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张爱红,任萍,邸垫平,苗洪芹,曹克强. 2011

[5]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声祥,张巧艳. 2005

[6]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 张爱红,邸垫平,张晓芳,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 2015

[7]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叶片内的积累研究. 张爱红,苗洪芹,朱宝成,路银贵,陈丹,邸垫平. 2007

[8]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9]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玉米组织细胞的变化. 任萍,陈丹,曹克强,路银贵,苗洪芹. 2009

[10]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任春梅,杨柳,刘保申,袁建华,缪倩,陆芳,程兆榜. 2018

[11]国外及国内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性鉴定及分析. 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田兰芝. 2001

[12]玉米粗缩病初显症叶龄与品种抗性关系研究初报. 田兰芝,路子云,路银贵,邸垫平,张爱红,苗洪芹. 2013

[13]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毒病鉴定. 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苑森行,马淑文,李鹏,郑义. 2008

[14]玉米抗粗缩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薛林,张丹,徐亮,金萌萌,彭长俊,徐辰武. 2011

[15]黑龙江省常用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研究. 吴丽丽. 2010

[16]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陈声祥,洪健,吕永平,雷娟利. 2004

[17]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1

[18]水稻幼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朱佳慧,徐秋芳,袁平平,倪海平,周益军,蒋选利,杜何为. 2018

[19]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 张爱红,闫冲,孟凡思,霍良占,邸垫平,苗洪芹,王锡锋. 2016

[20]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 张爱红,闫冲,孟凡思,霍良占,邸垫平,苗洪芹,王锡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