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离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的复壮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晓润

作者: 黄晓润;黄万兵;刘倾城;卢颖颖;朱国胜;桂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托竹荪;复壮;尖端分离;组织分离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26-29

摘要: 红托竹荪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为避免红托竹荪优良性状的退化,以保存1年的红托竹荪菌株为材料,通过菌丝尖端分离复壮和利用竹蛋组织分离、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复壮。结果表明:尖端分离的菌丝体复壮效果最好,3株复壮菌株长势为生长浓密;生长速度为1.09~1.15 mm/d,复壮菌株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保存1年的对照菌株(0.96 mm/d);萌发率、萌发时间、污染率分别为100%、24 h、0%,该方法可用于短期内的菌株复壮。红托竹荪竹蛋组织分离复壮时,菌托膜部位复壮效果较好,3个菌株全萌发;萌发时间均为24 h;菌丝生长速率较快(0.23~0.35 mm/d),且没有污染。红托竹荪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复壮时,也为菌托膜部位复壮效果较好,萌发率为80%~100%;污染率也较低,仅20%;萌发时间24 h;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为0.34~0.35 mm/d。

分类号: S646.8

  • 相关文献

[1]北冬虫夏草组织分离及复壮菌种的试验研究. 胡中娥,钟国祥,沈爱喜,张诚,魏云辉,陈庆隆,谢晟,陈浩. 2013

[2]山西常平关帝庙古柏保护复壮技术措施. 吴天富,卫志勇,樊建萍,费大丽,秦国杰. 2014

[3]酵母菌种的复壮研究. 韩丽丽,赵秦,涂振东,叶凯,刘敏. 2008

[4]外源氨基酸的添加对恢复或预防丝状真菌退化的研究. 马元伟,王荣,高强,刘敏祥,鲍大鹏,汪滢. 2017

[5]东方百合-‘Sorbonne’经花球原地复壮探讨. 左金富,颜范悦,杨佳明,胡新颖,裴新辉. 2010

[6]人工感染猪胎儿猪细小病毒的强毒复壮及其在猪肾原代细胞上的增殖. 董齐,符芳,刘凤华,周连华,韩孝成. 2003

[7]莫桑比克9个腰果品系截干复壮效果研究. 王金辉,梁李宏,张中润,Americo Uaciquete,黄伟坚,黄海杰. 2014

[8]唐菖蒲籽球繁育的商品球复壮能力. 焦培娟,郭太君,张雅凤,魏国先,李显生. 2001

[9]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复壮金针菇退化菌株的研究. 张丹,朱秋瑾,谭琦,宋春艳,于海龙,王瑞娟,尚晓冬,刘建雨. 2023

[10]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分析及复壮方法的探讨. 李红,肖千明,刘娜,张敏,张季军,宋莹,刘岩岩. 2010

[11]不同施肥方法对东方百合种球复壮的影响. 杨佳明,赵兴华,屈连伟,潘百涛,苏胜举,崔玥晗. 2011

[12]东方百合‘Siberia’花种球异地复壮技术研究. 孙琳琳,颜范悦,祝朋芳,杨迎东,胡新颖. 2013

[13]青海大黄油菜的提纯复壮研究. 余青兰. 2007

[14]常平关帝庙古柏保护复壮技术措施. 吴天富,卫志勇,樊建萍,费大丽,秦国杰,解孟谊,王小毛. 2014

[15]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初探. 王志强. 2009

[16]马铃薯种质的试管苗复壮研究. 黄萍,马朝宏,颜谦. 2012

[17]家蚕品种“云蚕7”的复壮研究. 吴克军,田梅慧,陈松,黄平,刘敏. 2013

[18]微繁橡胶种植材料在大田试验中的生长及产量表现. M.P.Carron,田郎. 2010

[19]莲子草假隔链格孢SF-193菌株的复壮对其产孢量和致病性的影响. 聂亚锋,刘长河,李庆辉,刘永锋,刘邮洲,陈志谊. 2011

[20]平菇品种的筛选提纯与复壮. 傅玉红,王克,王先娥,郭玉宏.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