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硒含量、抗氧化反应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兆双

作者: 王兆双;涂书新;熊双莲;郑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硒;有效硒;富硒稻米;抗氧化;硒吸收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2375-2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土壤硒含量水平与水稻生长发育及硒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10种不同硒含量(全硒:0.46~9.22 mg·kg-1;有效硒:0.11~0.73 mg·kg-1)的天然富硒土壤及施用硒肥对盆栽水稻干物质积累、抗氧化反应及硒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硒肥稻米硒含量在0.20~1.50 mg·kg-1之间,达到或高于国家富硒稻米标准。施用硒肥提高稻米硒含量0.71倍~16.36倍,平均提高水稻产量17.61%,平均增加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为-19.54%、41.34%、1.83%和-0.5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硒含量与不施硒肥条件下水稻各生育期、各部位,特别是稻米硒的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施硒提高硒含量(T/CK)显著负相关,而土壤全硒与稻米硒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同时,土壤全硒和有效硒水平与SOD、POD、CAT活性无相关性,但均与不施硒土壤水稻MDA含量正相关,与施硒水稻增加MDA含量(T/CK)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土壤有效硒含量水平是指导富硒稻米生产的良好指标。本研究可为指导富硒水稻生产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南方红壤区典型母质发育土壤硒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潘丽萍,江泽普,廖青,陈锦平,黄太庆,刘永贤,邢颖. 2024

[2]不同硒肥喷施时期对2种富硒土壤水稻产量、米质及硒吸收的影响. 石吕,薛亚光,石晓旭,韩笑,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2022

[3]茶树CsPHT1;3基因特性及其对硒的响应研究. 郭丽娜,郝心愿,王璐,祁蒙,李晓嫚,任恒泽,郑青华,王新超,曾建明. 2023

[4]大庆龙凤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硒元素分布关系研究. 陈雪龙,王晓龙,齐艳萍. 2012

[5]土壤植物系统硒累积迁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安梦鱼,张青,王煌平,粟方亮,罗涛. 2017

[6]不同用量腐植酸对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硒的形态以及大蒜硒吸收的影响. 安梦鱼,张青,章赞德,王煌平,栗方亮,罗涛. 2017

[7]不同浸提剂对海南稻田土壤有效硒浸提效果比较. 耿建梅,王文斌,罗丹,吴露露,唐树梅. 2010

[8]海南农田土壤有效硒含量与分级及其影响因素. 吉清妹,潘孝忠,张冬明,符传良,谢良商. 2016

[9]磷与有机物配施对南方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 邢颖,廖青,梁潘霞,潘丽萍,陈锦平,黄太庆,刘永贤,江泽普. 2023

[10]大田县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陈常颂,臧春荣,余文权. 2018

[11]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的活化效应研究. 王兆双,王典,李洪亮,郭芳阳,闫小毛,吴照辉,刘巧真,韩会阁,涂书新. 2018

[12]不同种植年限的福橙园土壤硒和叶片硒含量变化分析. 王丽霞,黄大野,何应对,丁哲利,林妃,井涛,刘永霞,吴斌. 2019

[13]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硒的不确定度评定. 陕红,汪聪慧,戎婷婷,刘丹丹,刘亚利,封朝晖. 2014

[14]河北承德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成因及其生态环境评价. 魏浩,卫晓锋,王京彬,朱苏加,杨帆,梁钊,田晓霞,李炜,贾文茹,于开宁. 2024

[15]黑龙江省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迟凤琴,徐强,匡恩俊,张久明,魏丹,宿庆瑞,韩锦泽. 2016

[16]两个水稻品种富硒特性比较研究. 耿建梅,王文斌,吴露露,王蓓蓓,唐树梅. 2014

[17]基于通径分析的土壤性质与硒形态的关系——以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为例.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韩锦泽,王伟,魏丹. 2016

[18]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罗友进,韩国辉,孙协平,廖敦秀,谢永红,魏朝富. 2018

[19]槲皮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肇莹,张蕾,李会,崔薇薇,任志莹. 2009

[20]不同提取方法刺梨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唐健波,刘嘉,刘辉,吕都,李俊,陈朝军,刘永翔.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