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12年东北水稻生育期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孟霜
作者: 高孟霜;许吟隆;殷红;李阔;李新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暖;东北地区;水稻品种;物候期;生育期
期刊名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ISSN: 1673-171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495-5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产实践中水稻生育期变化是气候条件和品种更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东北地区13个农业气象站点1992—2012年水稻试验观测资料,分析水稻生育期的变化及其与东北变暖趋势、水稻品种调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在1992—2001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水稻生长季积温的差别最大可达500℃?d,从2002年开始升温趋势减缓,并略有下降。相应地,2002—2012年与1992—2001年的物候期基本上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其中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在1992—2001年明显提前,分别提前了3.1、2.9、4.5 d/10a,移栽期、分蘖期、成熟期则在2002—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推迟趋势,分别推迟了4.6、4.7、2.0 d/10a;生育期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播种-移栽期、乳熟-成熟期在1992—2001年分别缩短了0.7、1.6 d/10a,而在2002—2012年则分别延长了2.9、2.8d/10a;总的来说,1992—2012年水稻全生育期整体延长了3.7d/10a,其主要归因于营养生长期的延长。在试验资料比较完整的12个站点所做的分析表明,在东北水稻种植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通过品种调整适应气候条件的改变,多数站点水稻实际生育期与品种审定生育日数差别较小,说明其品种的选择能够与当年的气候条件较好地匹配,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资源。延吉站、梅河口站、通化站随着气候的持续波动又显示出水稻实际生育期与品种审定生育日数偏差增大的趋势,宁安站和前郭尔罗斯站的水稻种植品种的审定生育日数几乎没有改变。因此,迫切需要对东北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水稻种植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东北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王玉莹,张正斌,杨引福,王敏,赵久然,杨国航. 2012
[2]基于积温带重新划分的东北玉米熟型分布研究. 王贺然,刘东明,陈鹏狮,李迎春,韩雪,郝兴宇. 2022
[3]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产量效应. 吴海燕,孙甜田,范作伟,赵兰坡. 2014
[4]作物模型中单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温度响应修订. 杨沈斌,徐莎莎,江晓东,石春林,王应平,申双和. 2018
[5]PBO在果树上的防冻效果. 汪景彦. 2002
[6]鲁西南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李瑞英,孙东宝,江晓东. 2014
[7]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东北地区耕地生长季特征识别与应用研究. 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周清波,王仰麟. 2011
[8]冬小麦生产力对气温升高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制. 张卫建,陈金,田云录. 2012
[9]海南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斌,陈小敏,钟曼茜,邹海平,钱昆,刘少军. 2017
[10]东北地区春玉米物候期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淮贺举,李存军,李奇峰,史磊刚,陶欢,胡海棠,陈阜. 2019
[11]2019年黑河市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商全玉. 2021
[12]旱稻栽培技术. 王贵才. 2006
[13]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马群,杨雄,魏海燕. 2012
[14]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张柱亭,类成平,孙嵬,张统书,董辉. 2014
[15]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应对之策-基于农林角度的探讨. 纪素兰,李德新. 2011
[16]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应对之策——基于农林角度的探讨. 纪素兰,李德新. 2011
[17]护佑动物平安须更新、完善"处方". 肖治军. 2007
[18]农田开放式夜间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稻麦上的试验效果. 郑建初,田云录,董文军,陈金,杨飞,张卫建. 2010
[19]开放式增温下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 2011
[20]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选育的影响. 李大林,李修平,马文东,杨庆,冯锡君,王翠,张献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马铃薯分省碳足迹核算与减排策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
作者:韩欣怡;韩雪;李廷亮;李迎春;李阔
关键词:马铃薯;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法;年际变化;构成分析
-
黄河口新生湿地土壤中各形态硫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武慧慧;孙志高;李新华;陈冰冰
关键词:全硫;无机硫;碱蓬盐沼;柽柳盐沼;黄河口
-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胞外/内酶活性对长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作者:张馨月;白家韶;韩雪;许吟隆
关键词:CO_(2)浓度上升;华北平原;冬小麦田;胞外酶;胞内酶
-
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作者:李卓;刘茹捷;李新华;李丽莉;刘云;张燕;宋莹莹;王璐;门兴元
关键词:玉米;间作模式;控害能力;物种丰富度;土壤营养指标;生态服务价值
-
面对气候变化下洪灾胁迫城市适应行动思考
作者:李阔;许吟隆
关键词:气候变化;洪水灾害;气候风险治理;城市适应行动
-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作者:王淳一;赵明月;赵运成;许吟隆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正/负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模型方法
-
人工湿地中典型基质和关键微生物的脱氮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燕;董红云;李新华;刘宏元;王娜娜;王艳君;李英;贾曦;陈为京
关键词:生物炭;纳米零价铁;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氨氧化;反硝化;厌氧铁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