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α值法测算的旱作水稻灌溉管理与生长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喜靖

作者: 陈喜靖;景金富;戚行江;张小明;王汉清;唐旭;奚辉;沈阿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作水稻;预测灌溉;α值法;湿润地区;关键期补灌;五日测算法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10 期

页码: 1998-20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旱作水稻水分管理水平,本研究通过关键期补灌、水分胁迫、常规水作(对照)盆栽和田间试验,观察旱作水稻生长反应。结果表明:关键期补灌旱作水稻生长呈前弱后强、滞后生长、差异性大的特点。与对照相比,盆栽试验关键期补灌早作水稻幼苗成活率低6.1个百分点,苗高、苗重分别低17.1%和44.7%;株高整齐度变幅较大,不如对照平稳;分蘖特性与水分胁迫处理相近,分蘖数比对照少2.74个,分蘖结束时间推迟7d。生长中后期,关键期补灌表现出明显的强性,叶绿素值、光合速率分别提高30.6%和48.4%,根须数少48.3%,单条根须重量提高62.8%;水饱和后测定的伤流量是对照的3.3倍,蒸腾速率提高83.0%;关键期补灌籽粒产量分别是水分胁迫和对照的2.1倍和0.94倍。田间试验干旱年关键期补灌的常规粳稻旱作产量5 924.3 kg·hm-2,是对照的84.1%;平水年补灌产量6 511.8 kg·hm-2,是对照的91.2%,干旱年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增产效率分别比平水年高9.9%和165.0%。本研究证实"五日测算法"具有快速、误差积累小等优点,为旱作水稻水分的量化管理提供方法。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灌溉定额分月趋势确定法及其在旱作水稻上的应用. 陈喜靖,奚辉,张如良,景金富,唐留义,沈阿林. 2016

[2]基于华中区湖南省监测数据的土壤墒情综合诊断模型验证. 黄治平,侯显达,王铄今,侯彦林,刘书田,郑宏艳,丁健,米长虹. 2017

[3]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2004

[4]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盛海君,沈其荣,周春霖. 2003

[5]旱作及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观察研究. 李曼莉,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黄新宇,殷晓燕,尹金来,Dittert K. 2003

[6]北方旱作水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王昌华,张燕之,郑文静,赵家铭,滕国锋. 2007

[7]水作和旱作水稻施磷效应及土壤磷组分的变化. 周春霖,尹金来,洪立洲,沈其荣,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2

[8]不同覆盖方式下旱植水稻N、P、K吸收特性研究. 张玉烛,刘洋. 2012

[9]不同覆盖物覆盖对旱作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立珍. 2006

[10]始穗期喷施抗旱剂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杨前进. 2007

[11]旱作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赵家铭,郑文静,王昌华. 2012

[12]不同土壤覆盖物对旱作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 王甲辰,刘学军,张福锁,吕世华,曾祥忠,曹一平. 2002

[13]优质高产旱作杂交粳稻新组合屉优267. 赵家铭,张燕之,王昌华,郑文静,周毓珩. 2009

[14]吉林省旱稻发展的思路. 王贵才,李明生,李朝峰. 2006

[15]旱作水稻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赵家铭,郑文静,王昌华,张燕之,王辉. 2011

[16]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参数的优化. 康建明,王士国,潘佛雏,颜利民,王囡囡. 2017

[17]新疆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不同生育期控制性灌溉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冬,杨江平,王欢庆,吕玉平,李冬民. 2018

[18]2BM―12型旱作水稻铺膜铺管播种机的研制. 王士国,康建明,颜利民. 2012

[19]同步铺膜铺管旱作水稻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康建明,王士国,陈学庚,颜利民. 2016

[20]旱作水稻西瓜间丛枝菌根菌丝桥诱导水稻磷转运蛋白的表达及对磷吸收的影响. 赵第锟,张瑞萍,任丽轩,徐国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