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相极化SAR数据的旱地作物分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政

作者: 孙政;刘长安;梁庆国;曾妍;王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地作物;极化分解;多分量散射模型;分类识别;随机森林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60-2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及时、准确地获取旱地作物类型、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信息,可为农业生产管理,国家粮食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主要是对河北省冀州市棉花、玉米、水体和建筑进行分类,比较不同时相及分类方法下RADARSAT-2数据对4种地物的分类精度。[方法](1)计算得到每个时相(2018年7月14日、8月7日、9月24日)全极化RADARSAT-2数据的39个特征;(2)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比较不同分解方法(Freeman分解、Yamaguchi分解、MCSM模型和Cloud分解)得到的特征对旱地作物的分类精度影响;(3)分析参与分类的特征数量和时相对分类精度的影响;(4)将多时相多特征相结合,确定研究区内旱地作物的最佳识别方案。[结果]不同分解方法得到的特征越多、分类精度越高;就仅使用单景影像而言,在9月24日(玉米成熟期早期、棉花吐穗期中期)总体分类精度最高;不同分解方法得到的极化特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时相下,增加参与分类的极化特征数量不能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使用3个时相上117个极化特征,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可以得到最佳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92.89%,Kappa系数为0.885 9)。[结论]结合多时相与多特征相RADARSAT-2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复杂种植结构下旱地作物的识别精度,该研究可为旱地作物种植面积的快速提取提供参考。

分类号: S126

  • 相关文献

[1]蛋鸡发声与机械噪声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 曹晏飞,余礼根,滕光辉,赵淑梅,刘旭明. 2014

[2]基于MobileNets的果园害虫分类识别模型研究. 樊景超. 2018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纹枯病图像识别. 刘婷婷,王婷,胡林. 2019

[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纹枯病识别研究. 刘婷婷. 2011

[5]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果树花期树种识别方法. 王晓丽,张晓丽,周国民. 2017

[6]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烟草组分识别. 周博,朱文魁,王赵改,蒋鹏飞,刘洪坤,李智慧,张柯,付丽丽. 2022

[7]基于ResNet的典型养殖鱼类识别方法研究. 涂雪滢,刘世晶,钱程. 2022

[8]基于图像处理的作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秦小立,叶露,李玉萍,刘燕群,谢铮辉. 2016

[9]贝叶斯方法在玉米叶部病害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赵玉霞,王克如,白中英,李少昆,谢瑞芝,高世菊. 2007

[10]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石洪康,陈肖,王志斌,胡光荣,马勇,张剑飞. 2022

[11]基于ROI融合特征的柑橘炭疽病诊断方法. 熊晓菲,王秀琴,庄翠珍,郭家贤,谢新锐,吴建伟,李奇峰. 2024

[12]广东主要旱地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 郑锦荣,李智军,刘晓津. 2008

[13]红火蚁对2种旱地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俊,许益镌,梁广文,陆永跃,曾玲. 2014

[14]旱地作物间作绿肥研究进展. 宋莉,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罗毅,廖珺,吴卫国. 2017

[15]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需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钟兆站,赵聚宝,郁小川,居辉. 2000

[16]极化SAR旱地作物分类的后向消除特征选择研究. 曾妍,王迪. 2023

[17]广东旱地作物品种改良技术研究初报. 张小兰,郑锦荣,刘建华. 2011

[18]豆科绿肥对四川丘陵旱地作物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初探. 韩文斌,冯文强,曹卫东,向承勇,梁宏. 2010

[19]同心县主要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价. 王东清,王峰,郭永忠,杜建民,李浩霞. 2015

[20]丘陵旱地粮—药型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谭斌,杨正海,夏洪武,杨光立,李林,孙玉桃,何谦.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