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晓兵

作者: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1 年 48 卷 001 期

页码: 17-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昆虫病原真菌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业害虫具有不易产生抗性、易造成昆虫病害流行、生态安全环保等优势,推广应用昆虫病原真菌控制害虫是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在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及多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文章就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冬虫夏草菌、蛹虫草菌等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团队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涉及利用基因组学及多组学联合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的种内或物种间的进化、寄主范围改变、侵染过程效应蛋白鉴定、真菌代谢产物合成,以及真菌侵染机制、昆虫免疫机制、真菌-昆虫互作机制等方面,并探讨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农业害虫生物控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甜菜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耿贵,吕春华,於丽华,李任任,王宇光. 2019

[2]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组学视角. 潘力,罗瑞,王涛,罗玉子,孙元,仇华吉. 2022

[3]多组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魏若瑾,李济彤,常静,杨璐,潘一帆,王会利,朱莉飞. 2021

[4]玉米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组学研究进展. 高甲申,钱创建,倪洪涛. 2024

[5]组学技术在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赵小慧,马策,韩丹丹,李振涛,李成俊. 2024

[6]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组学”技术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朱兴全,徐民俊,周东辉,黄思扬,林瑞庆,袁子国. 2011

[7]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在水产科学中的应用. 方翔,曾伟伟,王庆,石存斌,吴淑勤. 2015

[8]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2025

[9]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李洁,姚晓华. 2019

[10]多组学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飞宇,刘娅妮,李然,史德芳,高虹,范秀芝,殷朝敏,于巍,张玉. 2024

[11]多组学视角下植物精油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亚哲,赵永强,王迪,陈胜军,于刚,冯阳,王悦齐,李春生. 2024

[12]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2025

[13]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09

[14]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10

[15]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11

[16]昆虫学研究进入基因组学时代. 谷少华,李显春. 2016

[17]昆虫学研究进入基因组学时代. 谷少华,李显春. 2016

[18]二代测序技术在水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阳,薛大伟,钱前,高振宇. 2015

[19]基于生物标志物监测动物生产中药物滥用的研究进展. 赵璐瑶,杨曙明,侯粲,程永友,游新勇,张严化. 2015

[20]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