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腐植酸对土壤盐碱性及玉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鑫
作者: 顾鑫;任翠梅;杨丽;王丽娜;高国金;王兴柱;韩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煤炭腐殖酸;盐碱性;玉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31-34
摘要: 为实现盐碱土条件下煤炭腐植酸在玉米上的合理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T1)、低量煤炭腐植酸(T2)、中量煤炭腐植酸(T3)、高量煤炭腐植酸(T4)、低化肥与低量腐植酸配施(T5)6个处理,比较分析了各处理对土壤盐碱性和玉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炭腐植酸能够明显降低土壤pH和土壤EC,且降低幅度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加。与CK处理相比,T4处理使土壤pH降低了1.83,使土壤EC降低了20%,T3、T5处理次之,T1、T2处理作用效果不明显。施用化肥、腐植酸、化肥与腐植酸配施均能提高玉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相比之下,T3和T5处理玉米整株和籽粒的干物质量二者相当,却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
分类号: S141`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的光合特征对高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陶志强,闫鹏,张学鹏. 2021
[2]玉米灌浆特性的遗传研究. 任义忠,王满富,李洪,张银牛,张志炼. 1993
[3]玉米灌浆期渍水对产量及氮磷淋失量的影响. 周新国,韩会玲,李彩霞,郭树龙,郭冬冬,陈金平. 2012
[4]灌浆期淹水胁迫对广西骨干玉米自交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弓雪,卢生乔,陈坤,刘亚利,韦正乙,覃宏宇,钟昌松,杨耀迥,周锦国,张述宽. 2023
[5]免耕对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董智,邓林军,董俊,向午燕,靖凯,侯志研. 2017
[6]煤炭腐植酸对甜瓜龙庆6号幼苗发育的影响. 王迪,顾鑫. 2020
[7]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8]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韩喜国,任英,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9]呼和浩特市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分析. 王云生,孙峰成,冯勇,付增娟,鲁克,邵志壮,李美娜. 2014
[10]翻压二月兰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璐,曹卫东,白金顺,曾闹华,高嵩涓,常单娜,志水胜好. 2014
[11]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模型中品种参数的建立方法与分析. 于泽涛,王存凯,夏雨晴,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6
[12]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类型玉米自交系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常晓,常晓,王小博,吴嫚,杨兆生,李健. 2021
[13]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广德5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贾凯,路战远,郭晓霞,白岚方,程玉臣,孙峰成,郭小刚. 2018
[14]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李玉斌,马忠明. 2018
[15]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马骏,邵帅,齐欣. 2021
[16]氮密互作对玉米辽单575产量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隋阳辉,王延波,徐亮,肖万欣,赵海岩,张洋,徐正进. 2021
[17]双深松覆盖对丘陵旱区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俊红,姚宇卿,吕军杰,张洁,丁志强,于新峰. 2013
[18]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侯峰. 2019
[19]遮阴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夏来坤,朱卫红,李川. 2013
[20]种植模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史磊,王延波,王金艳,王大为,肖万欣,赵海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牛雪婧;王新栋;王金萍;孙娟;郄彦敏;王丽娜;耿立格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综合评价;普查收集
-
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作者: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杏;F1群体;光合性状;遗传变异;QTL定位
-
蓖麻RcNAC100-like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作者:李艳肖;王丽娜;朱贵爽;刘鹏;向殿军
关键词:蓖麻;RcNAC100-like基因;生物信息学;克隆;表达
-
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顾鑫;李娜;任翠梅;王丽娜;芮海英;张丽娜
关键词:机械深松;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玉米生长
-
秸秆还田对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顾鑫
关键词:秸秆还田;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
-
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鑫;刘伟;朱志国;徐礼英;孟雪;童婷婷;姜淑华;丁俊杰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毒力差异基因
-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的选育
作者: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远缘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