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效应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奕鼎
作者: 徐奕鼎;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深修剪时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生化性状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4 年 09 期
页码: 62-64
摘要: 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对于每年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初冬与早春打顶效果比较研究. 徐奕鼎,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张家侠,夏先江,孙钦玉,孙力. 2014
[2]柞蚕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 朱有敏,李青峰,孟宪友,仝振祥,王凤成,冀万杰. 2011
[3]基于常规生化成分表型的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孔祥瑞,杨军,岳文杰,郑国华,王让剑. 2020
[4]高抗优质绿茶新品种系天府28号的选育. 罗凡,李春华. 2007
[5]高抗优质绿茶新品系天府28号的选育. 罗凡,李春华,王迎春,唐晓波. 2003
[6]高抗优质绿茶新品系天府11号选育研究. 罗凡,李春华,王迎春,唐晓波. 2003
[7]黄金茶5个茶树品种(品系)的主要植物学特征与经济性状比较. 刘振,宁静,赵洋,杨培迪,涂洪强,包小村,成杨,余海云,杨阳. 2021
[8]盐胁迫下水稻部分生化性状的QTL定位. 於卫东,蒋靓,庄杰云,樊叶杨,沈波. 2009
[9]早熟不早衰短季棉品种的主要性状研究.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 2005
[10]早熟不早衰短季棉的生化遗传研究. 喻树迅,宋美珍,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 2005
[11]小麦新品种川麦42蛋白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李伟,杨武云,郑有良. 2004
[12]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性状的遗传分析. 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 2005
[13]施氮量对杂交油菜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高志宏. 2006
[14]灯盏花三倍体培育及生物性状的观察研究. 吴红芝,梅琳,郑思乡,杨生超,李晓波. 2011
[15]缓释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玉米生物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的影响. 赵欢,张萌,秦松,肖厚军,郑常祥,祝云芳. 2017
[16]水稻专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张佩,彭代平,何真学,秦松. 2015
[17]不同用量有机肥对鱼腥草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杨仁德,赵欢,王小波,晏妮,魏善元. 2013
[18]鱼腥草优良品系筛选研究. 杨仁露,赵欢,杨仁德. 2015
[19]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生物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郑瑞琼,何晓灵,刘永贤. 2010
[20]有机水溶肥料(水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张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酥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作者:廖珺;苏有健;陈琴;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陶涛
关键词:红茶酥;加工工艺;感官评定;功能成分;贮藏性能;消化特性
-
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作者:廖珺;方洪生;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鲜叶;摊放温度;摊放湿度;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响应面预测模型
-
茶多酚对面包纹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茶多酚;面包;感官评价;气孔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
-
绿茶滋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廖珺;王烨军;苏有健;方洪生;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关键词:绿茶滋味;品质调控;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加工工艺;贮藏条件
-
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作者:方雅各;苏有健;廖万有;张永利;罗毅;孙宇龙;廖珺;王烨军
关键词:茶园土壤;N2O;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减排措施
-
3个小区域茶园秋季红茶品质与生化成分分析
作者:王雷刚;徐奕鼎;刘丹丹;程孝明;汪升毅;阮旭;吴琼;焦小雨;王文杰
关键词:茶树;小区域群体种;红茶品质;生化成分;石台县
-
茶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作者:焦小雨;王雷刚;刘丹丹;阮旭;徐奕鼎;吴琼;孙明慧;王文杰
关键词:茶树;遗传转化;再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