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型脂肪粉中粗脂肪的快速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秋妙

作者: 殷秋妙;王勇;强莉;王威利;黄晓梅;孙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囊型脂肪粉;粗脂肪;测定;柯克伦检验;格拉布斯检验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116-12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解决新型油脂产品——微囊型脂肪粉因缺乏粗脂肪检验方法造成的贸易困惑,建立了微囊型脂肪粉中粗脂肪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以包埋率较高的微囊型脂肪粉样品为主要试材,通过对酸水解条件和萃取方法的研究而建立方法;并确定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对5个不同包埋率微囊型脂肪粉代表性样品依据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进行实验室间验证比对以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建立的方法为:样品(1~2 g)用4 mol/L盐酸在85℃±5℃下水解1 h,而后用20 mL石油醚连续萃取2次(20 mL×2);萃取液蒸馏除去溶剂后于103℃±2℃烘干15 min,重量法测定。验证数据经过柯克伦(Cochran)检验和格拉布斯(Grubbs)检验,结果无离群值,一致准确。该方法的平均重复性误差和再现性误差(RSD)分别为0.34%~0.58%和0.38%~1.33%,完全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对精密度的要求。本方法适用于不含磷脂的微囊型脂肪粉中粗脂肪的测定。和现行标准GB/T6433—2006相比,本方法更为准确、快速、经济,已经被相关企业采用。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 孙峰成,赵瑞霞,冯勇,苏二虎. 2010

[2]萝卜籽油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研究. 李丽,郁建平,陈菊. 2008

[3]谷子新品种朝谷13号及其栽培. 王德生. 2010

[4]黑麦草不同品种产量和草质研究. 周春霖,尹金来,洪立洲,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0

[5]内蒙古阴山南麓井灌区燕麦品种不同栽培措施多位级正交试验. 刘俊青,付晓峰,刘景辉,杨海顺,张志芬. 2010

[6]辣椒粗脂肪提取最佳条件优化研究. 蓬桂华,韩世玉,杨万荣,苏丹. 2013

[7]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脂肪及蛋白质积累量变化研究. 胡华丽,梅鸿献,刘日斌,彭金砖,郑永战,汪学德. 2014

[8]四倍体高粱及其后代不同生长阶段营养成分的分析. 赵茜,罗梅,夏雪岩. 2008

[9]不同体质量对巴美肉羊营养价值的影响. 陈洋,杨晶,田丰,陈槟颖,王德宝,马丹,靳烨. 2014

[10]我国不同来源DDGS鸡代谢能的研究. 李秋菊,邓立康,李超,张军民,赵青余,王志祥. 2010

[11]施用有机肥对棕壤养分及氨基氮含量的影响. 杨亚丽,苑举民,李彦东,俞杏珍,石屹,吴元华,田雷. 2011

[12]安徽红籽瓜及其自交一代粗脂肪含量分析. 高林,高厚强,宋丰顺,宣洋,章立存,朱立武. 2002

[13]国产和进口大豆常规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 龙沈飞,潘龙,吴阳,贺腾飞,朴香淑. 2020

[14]内生真菌对不同地理种群中华羊茅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凯,王伟林,王豪邦,裴天悦,董鑫,蔺伟虎,田沛. 2020

[15]食用菌中粗脂肪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王宇,张爽,候宇,潘明杰,任明月,张文,韩晓红,姚忱,王海岩. 2013

[16]基于SSR标记的胡麻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关联分析. 高凤云,斯钦巴特尔,周宇,贾霄云,苏少锋,赵小庆,金晓蕾. 2022

[17]培养基起始pH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及虫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曾小宇,罗艳辉,叶柏平,高绍骐,侯西京平,杨潇,黄一洪,王波. 2021

[18]花生果微波-热风耦合干燥实验研究. 王招招,杨慧,韩俊豪,朱广成,翟辰璐,王童,董俊辉,路风银,董铁有. 2021

[19]黄土高原13种栽培牧草营养成分NIRS模型分析. 杨天辉,常生华,莫本田,侯扶江. 2017

[20]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评定油菜秸秆的营养价值. 闫佰鹏,王芳彬,李成海,周文静,李发弟,李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