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菌侵染后花生体内保护酶活性及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月婷

作者: 张月婷;黄家权;娄庆任;晏立英;雷永;廖伯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青枯菌;酶活性;可溶性蛋白;白藜芦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6 期

页码: 152-1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来自花生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青枯病抗感家系J109和J112为材料,研究了青枯菌接种后在花生叶片和茎中CAT、POD、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以及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枯菌侵染后,在接种叶片中,感病家系J112的CAT和POD活性低于对照或与对照一致,而抗病家系J109分别在第3天起和第1天后CAT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在茎中,抗病家系J109的CAT和POD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家系J112和对照;抗感家系在叶片和茎中的SOD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抗感家系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CAT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CAT和POD活性可以作为花生青枯菌抗性的一个生理指标。接菌后抗感家系白藜芦醇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且感病家系J112提高程度更大,说明青枯菌侵染可以促进花生中Res含量的提高,但Res含量的高低与花生对青枯菌的抗性反应无关。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土壤水分对不结球白菜膳食纤维含量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岳翔,侯瑞贤,李晓峰,朱玉英,侯喜林,朱红芳,成素云,杜正香. 2010

[2]高温胁迫对大白菜抗氧化系统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和热稳定蛋白质的影响. 李晓锋,侯瑞贤,朱玉英,侯喜林,朱红芳. 2009

[3]青枯菌对花生发芽率及芽长的影响. 吴琪,王传堂,张健,于洪涛,王秀贞,丁于飞,张建成,唐月异. 2013

[4]花生CAX相互作用蛋白4(CXIP4)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 吴琪,曹广英,唐月异,王秀贞,孙全喜,王志伟,陈剑洪,姜启双,王传堂. 2017

[5]青枯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花生中的应用. 黄家权,晏立英,叶小文,雷永,廖伯寿. 2011

[6]花生青枯病抗性鉴定及抗源分析. 周桂元,梁炫强,李一聪,李少雄. 2003

[7]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花生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康彦平,雷永,万丽云,淮东欣,晏立英,廖伯寿. 2019

[8]花生青枯菌红安分离物的鉴定. 晏立英,黄家权,雷永,王圣玉,廖伯寿. 2010

[9]花生青枯菌潜伏侵染的酶联免疫血清栓测技术. 单志慧,廖伯寿,谈宇俊,李栋,雷永,沈明珍. 1997

[10]花生青枯菌潜伏侵染的酶联免疫血清检测技术. 单志慧,廖伯寿,谈宇俊,李栋,雷永,沈明珍. 1997

[11]青枯菌诱导下花生基因组DNA表观遗传变化的MSAP分析. 徐志军,黄莉,姜慧芳. 2015

[12]青枯菌诱导的花生基因表达谱SSH分析. 吕建伟,姜慧芳,黄家权,彭文舫,陈玉宁,李正强. 2011

[13]花生白藜芦醇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光宪,祝水兰,周巾英,潘润天,冯健雄. 2014

[14]花生中白藜芦醇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黄纪念,尚遂存,方杰,王安建. 2006

[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花生白藜芦醇含量. 张磊,孙奎香,孙庆杰,张吉民. 2012

[16]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因素. 张俊,郜海燕,葛林梅,房祥军,邵敏,杨颖. 2009

[17]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优化. 丁小霞,李培武,喻理,雷绍荣,杨小凤. 2017

[18]高产、优质、特异花生新品种珍珠红1号的选育. 李一聪,梁炫强,李少雄,黎穗临,周桂元. 2002

[19]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刘行,丁小霞,杨晓凤. 2018

[20]花生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郝旭晨,董燕婕,范丽霞,苑学霞,梁京芸,王磊,李大鹏,赵善仓.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