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特性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海涛

作者: 张彪;梅碧蓉;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倒伏(折)性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4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89个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长、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茎皮厚、穗下节间抗折力等性状的比较,发现穗下节间抗折力相关性状呈现较强的多态性,并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点;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长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点;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抗折力表现出正态分布的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对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力影响力大小依次是穗下第一茎节直径、穗下第一节间长和穗下第一茎节皮厚。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穗下节间与抗倒性相关的某些性状对增加密度的响应. 刘胜群,宋凤斌,朱先灿,张卫建,任军,宋振伟,郭金瑞,阎孝贡. 2013

[2]小区掉苗数对玉米杂交组合产量鉴定的影响. 于洋,郝玉波,宫秀杰,姜宇博,李梁,吕国依,葛选良,钱春荣. 2019

[3]玉米杂交种灌浆期穗下第一茎节抗折特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曹万明,梅碧蓉,张彪,陈洁,谭君,康继伟. 2014

[4]玉米杂交种耐盐碱性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伏晓昭,佘奎军,程晋龙,杨国虎. 2024

[5]玉米杂交种抗倒伏性的研究. 唐海涛,田玉秀,康继伟,张彪. 2008

[6]水稻防早衰的几项技术措施. 郭唏明. 2000

[7]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李兰真,赵会杰,杨会武,杨会民. 1998

[8]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崔新菊,赵奇,尤明山,王彩荣,彭云承,董世磊. 2010

[9]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2

[10]磷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高志宏,赵继献,任廷波. 2011

[11]氮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1

[12]杂交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生理生化鉴定指标的筛选. 李敏,马均,傅泰露,童平,吴合洲,罗德强,江学海,涂敏. 2009

[13]水稻贮藏蛋白质各组分在高温条件下的积累动态研究. 李阳生,邓用川,袁潜华,韦双双,翟金玲,罗越华. 2014

[14]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旗叶枯尖与根系特征的关联研究. 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

[15]灌浆期不同光强对水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董明辉,惠锋,顾俊荣,陈培峰,杨代凤,乔中英. 2013

[16]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李兴茂,辛平. 2007

[17]青海青稞灌浆期旗叶气孔特征研究. 段瑞君,任永成,熊辉岩. 2010

[18]不同耐热型春玉米品种对高温的光谱特征响应. 陶志强,陈源泉,邹娟秀,李超,袁淑芬,闫鹏,师江涛,隋鹏. 2016

[19]超甜、普甜、爆裂玉米灌浆期籽粒的变化. 张荫成,邓镇华,陆文柱,陈树滨. 1992

[20]Wx基因缺失对灌浆期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覃鹏,孔治有,程晓明,段修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