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优28在重庆垫江县“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樊仕勇

作者: 樊仕勇;李贤勇;蒋刚;张慧;张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Q6优28;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37-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Q6优28是强优势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为了展示其在重庆高温伏旱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2016年在重庆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进行了"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出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经专家验收,平均产量达13.50 t/hm~2。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广泰优10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钟日生,梁铁军,柳武革,冯大良,吴建发,袁沛森. 2021

[2]大穗型杂交中籼新组合Q6优28. 朱子超,李贤勇,王楚桃,何永歆,蒋刚,欧阳杰,黄乾龙,管玉圣,郭爽. 2017

[3]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广适型杂交籼稻Q6优2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乾龙,王楚桃,欧阳杰,管玉圣,郭爽,蒋刚,何永歆,朱子超,熊英,李贤勇. 2019

[4]杂交水稻新组合Q6优28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李顺武,龚太伦. 2017

[5]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品种-冈优916. 阎应红. 2012

[6]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效应的研究. 刘永柱,许立超,郭涛,王慧,张建国,陈志强. 2013

[7]三系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邹小云,邓辉明,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贺浩华,刘宜柏. 2009

[8]中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丁立,齐永文,张洪亮,张冬玲,王美兴,李自超,汤圣祥. 2007

[9]高产优质三系杂交中籼K优8615的选育及应用技术. 袁国良,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2008

[10]湖北省三系杂交稻育种发展概述及展望. 杨金松,周素明,张再君,邱东峰. 2017

[11]优质三系杂交中稻巨2优60高产制种技术. 徐华山,陈志军,李士文,杨国才,刘凯. 2018

[12]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 2020

[13]四川省审定的川香29A所配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品质性状分析. 罗俊涛,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曾正明. 2014

[14]三系杂交稻技术系列标准研制与应用的体会. 袁隆平,江涛. 1996

[15]不同时期三系杂交稻主栽品种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王丹英,徐春梅,袁江,赵锋,廖西元,章秀福. 2010

[16]安丰A等五个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雷上平,黄利兴,张以华,潘玉卿,雷捷成,游年顺. 2005

[17]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王际凤,陆作楣. 2006

[18]广西生产上主要应用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百龙,王威豪,石瑜敏,韦善富,周行. 2015

[19]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Ⅰ.培矮64S/E32与汕优63植株钾、硅和. 邓启云. 2000

[20]“十一五”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罗俊涛,曾正明,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