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半干旱区春玉米节水旱作技术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盼

作者: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谭可菲;徐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半干旱区;春玉米;节水旱作技术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16-18

摘要: 为研究齐齐哈尔西部半干旱区的节水效果,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计常规种植和原垄坐水两个处理,分析原垄坐水处理对土壤容重、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土壤容重在0~10和10~2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在20~30 cm土层中,原垄坐水处理土壤容重较常规种植低2.24%。而原垄坐水处理,在成熟期土壤容重在10~20 cm土层较常规种植下降4.23%,其他土层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播种前和抽穗期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差异。苗期和拔节期时,与常规种植相比,原垄坐水处理土壤0~20 cm含水量高4.13%和11.32%。原垄坐水处理比常规种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30%、出苗率提高6.34%、籽粒含水量降低4.23%,产量增幅为9.11%。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钱春荣,葛选良,樊景胜. 2019

[2]覆膜滴灌下氮肥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群体养分吸收与转运的调控效应.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王立春,徐新朋. 2021

[3]半干旱地区春玉米高产限制因素浅析. 朱平,刘翔. 1997

[4]辽西半干旱区垄膜沟种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蒋春光,刘志,郑家明,冯良山. 2014

[5]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6]半干旱区坐水播种条件下玉米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冯良山,孙占祥,曹敏建,侯志研,惠成章,刘洋,李金凤. 2009

[7]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8]集水灌溉和施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产量的影响. 李文龙,苏敏,李自珍. 2010

[9]西部半干旱区旱作玉米农田水分动态规律的研究. 王鹏文,田海云,杨双,肖文清. 1993

[10]吉林西部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 2010

[11]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及西瓜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白玉龙,薛亮,杜少平. 2015

[12]半干旱区坐水种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玉米苗期干重的影响. 刘洋,冯良山,白伟,杨宁,王璞. 2013

[13]辽西地区微集水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杨宁,白伟. 2011

[14]干旱期灌溉与施化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文龙,许静,李自珍. 2012

[15]陕北半干旱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修复的研究. 周志宇,张洪荣,付华,王钦. 1999

[16]旱地玉米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 2009

[17]半干旱区南果梨秸秆覆盖蓄水保墒技术研究. 杨光,孙占祥,冯良山,金桂华,董俊. 2009

[18]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王国栋,贺春贵,何振富,顾娴,郝生燕,邹凤轩,刘陇生. 2020

[19]半干旱草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与分形特征. 徐冰,赵淑银,郭克贞,佟长福. 2008

[20]不同方式周年覆盖对黄土高原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的调控效应. 吴杨,贾志宽,边少锋,王永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