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孢子超临界萃取物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陈强

作者: 林陈强;王彦辉;陈济琛;张慧;林新坚;林戎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竹荪孢子粉;超临界CO2萃取;GC-MS;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ISSN: 1001-6880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39-2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棘托竹荪孢子粉超临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破壁棘托竹荪孢子粉,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速、萃取时间;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萃取物成分组成;通过检测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能力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萃取时间80 min、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 MPa、CO2流量25 L/h条件下,萃取得率达6.74%。GC-MS分析发现,从萃取物中共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中酸类物质13种、酯类10种、烃类7种、醇类4种、醛类3种、酮类2种、其他1种。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芹子酸(23.23%),其次为亚油酸(19.98%)、二十烯(9.68%)、正十六酸(7.47%)及十九烯(7.12%)。萃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和ABTS+·清除活性,其质量浓度10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6.41%,对ABTS+·清除能力为0.67 mmol Trolox/g。

分类号: O657.63`TS219

  • 相关文献

[1]鲜、干香蕉花蕾精油成分的GC-MS分析. 邱海燕,刘奎,谢艺贤,骆焱平. 2015

[2]黄精多糖肽的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 梁引库,吴三桥,徐仲阳,李新生,杨海涛,刘军海. 2012

[3]夹竹桃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 曹乃馨,罗阳兰,解修超,阎勇,邓百万. 2021

[4]见血封喉乳汁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干玉娟,梅文莉,曾艳波,韩壮,戴好富. 2008

[5]猪屎豆种子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新蕊,王祝年,王茂媛,李文基,陈烁,罗丽娟. 2011

[6]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邢颖,张月,徐怀德,周素梅. 2020

[7]蕊木茎皮脂溶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烁,王茂媛,李文基,王建荣,张新蕊,王祝年. 2011

[8]牛筋果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王建荣,王茂媛,梁正芬,晏小霞,王祝年. 2011

[9]新型珠兰花茶的化学成分分析. 沈强,潘科,司辉清,郑文佳. 2011

[10]超微粉碎后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孢子挥发油组分的GC-MS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 2006

[11]椪柑籽油超临界提取工艺的优化. 夏延斌. 2012

[12]蚕蛹油的成分、营养价值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魏兆军,廖爱美,胡海梅,鲍先巡,姜绍通. 2007

[13]薏苡仁糠的综合利用. 华正根,王金亮,陈先娟,吴长辉,李晔,姚渭溪. 2013

[14]超临界CO_2萃取番茄红素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涂宝军,李勇,陈尚龙,邹绮. 2014

[15]热带睡莲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优化及其成分GC-MS分析. . 2020

[16]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费陈忠,薛飞群,刘咏海. 2009

[17]超临界CO_2萃取新疆安息茴香油脂的品质比较. 张谦,于明. 2003

[18]超临界CO_2萃取保健植物油的影响因素研究. 宋江峰,刘春泉,李大婧,金邦荃. 2006

[19]超临界CO2萃取汽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谭乐和,尹桂豪,章程辉,刘红. 2008

[20]灵芝孢子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徐洁,李晔.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