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甘蔗品种单芽段种茎生产性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凯朝

作者: 吴凯朝;徐林;庞天;何远兰;邓智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单芽段种茎;包衣;机械精量种植;生产性能

期刊名称: 甘蔗糖业

ISSN: 1005-9695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5 期

页码: 14-19

摘要: 探讨不同甘蔗品种单芽段种茎在生产应用中的产量潜能,为甘蔗精量和高效率种植技术推广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宾阳县邹圩镇甘蔗"双高"基地,设置桂糖42号单芽段(A1)、桂糖42号双芽段(A2)、桂糖44号单芽段(B1)、桂糖44号双芽段(B2)、桂糖49号单芽段(C1)、桂糖49号双芽段(C2)、桂糖55号单芽段(D1)和桂糖55号双芽段(D2)共8个处理,分别调查新植蔗和宿根蔗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甘蔗单芽段种茎处理的新植蔗在出苗率、分蘖发生率、分蘖率和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上表现出高于双芽段种茎处理,均达到0.01极显著差异水平,且在桂糖44号中表现最为明显,分别提高20.30%、17.74%、58.26%、15.49%;在宿根蔗表现上,单芽段种茎处理的发株数、发株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产量和产糖量高于双芽段种茎处理,桂糖44号单芽段种茎处理的宿根蔗比双芽段种茎处理分别提高15865株/hm2、12.64%、15.39%、13.59%、13.12%.本试验研究结果为甘蔗单芽段种茎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包衣对甘蔗单芽种茎低温保存的影响. 徐林,杨慧敏,吴凯朝,邓智年,张荣华,庞天,黄成丰,李楠,黄海荣,王维赞. 2021

[2]甘蔗脱毒种茎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周明强,易代勇,班秀文,龚德勇,刘凡值. 2006

[3]花椰菜专用丸粒化种衣剂的应用效果. 牛国保,姚星伟,单晓政,刘莉莉,文正华,江汉民,张小丽,马云生,孙德岭. 2018

[4]噻虫嗪种薯包衣对马铃薯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李昭煜,刘永刚,李佳佳,张海英. 2016

[5]锐劲特和适乐时包衣处理对水稻种子安全性的影响. 宋文坚,郑学强,胡依珺,杨文清,傅天珍,宋国富. 2004

[6]壳聚糖包衣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特性. 许为黎,张志高,倪向群. 1997

[7]除草剂包衣复混肥防治油菜田杂草. 杨红福,储国良,吉沐祥. 2007

[8]不同浓度6-BA包衣芹菜种子对萌发效果的影响. 吴锋,高国训,王武台,刘惠静,林建华,郝建全,李海燕,陈立升,王洲. 2015

[9]不同浓度赤霉素包衣对芹菜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吴锋,刘惠静,王武台,高国训. 2014

[10]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吕伟,王德芳,高宝岩,张凯. 1997

[11]多菌灵对豇豆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及包衣后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于海龙,古瑜,韩启厚,夏俊峰,周彦辉,王钦. 2013

[12]蔬菜种子加工工艺简述农技推广. 张伟,王洲,宋翔宇,陈立升. 2021

[13]5BH-5型种子包衣后烘干机的研制. 彭宝良,谢焕雄,王海鸥,胡良龙,吴峰,胡志超. 2007

[14]硫酸脱绒与包衣棉种质量指标与检验方法探究. 杨伟华,许红霞,周大云,王延琴,夏俊英,冯新爱. 2003

[15]芽孢杆菌与根瘤菌复合包衣对大豆结瘤固氮能力的影响. 赵宇宾,关大伟,邢鹏飞,王天舒,马鸣超,姜昕,李俊. 2022

[16]萘乙酸壳聚糖包衣对大白菜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程季珍,武峻新,程伯瑛. 2012

[17]高巧种衣剂包衣对棉种发芽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赵俊丽,张寒霜,王永强,李伟明. 2010

[18]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雪,刘国一,侯亚红,孙全平,唐亚伟. 2016

[19]吡虫啉包衣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及包衣后药剂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王吉强,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 2008

[20]直播稻丸化种衣剂应用效果初报. 戴清明,邓启长,曾翔,张岳平,张玉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