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颂平

作者: 胡颂平;王正功;张琳;刘国兰;罗利军;廖慧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旱性;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QTL分析;水稻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ISSN: 1007-7626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11 期

页码: 926-9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珍汕97B×IRAT109 F9代群体195个株系为材料,用213个简单重复系列(SSR)标记构建了基于该群体的连锁图谱,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和双基因互作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在正常供水下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57,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但在干旱下则表现无关(r=0.0766).控制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很复杂,主效QTL有13个,位于1、2、3、4、5、6、10号染色体上;其中,在干旱处理下检测到的主效QTL有6个,位于1、2、3、4、5号染色体上;在正常供水下检测到的主效QTL有7个,位于2、3、4、6、10号染色体上.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它们分别解释了47.39%和56.19%的表型变异;在2种处理下均检出的主效QTL是2、3、4号染色体上的qCC2a、qCC2b、qCC3a、qCC3c、qCC4a、qCC4b;它们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区段.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检测到4个QTL与光合速率有关;其中干旱下有3个(qPR2、qPR10、qPR11),正常条件下1个(qPR10).它们分别被定位于2、10、11号染色体,共解释13.94%的表型变异.叶绿素含量互作效应位点有16对,涉及除10号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干旱下,有4对互作基因,共解释18.57%的表型变异,分别位于1-7、2-4、5-8、6-12号染色体上;正常供水下,有12对互作基因,共解释38.49%的表型变异,分别位于1-3、1-4、1-8、2-4、2-5、3-5、4-11、4-12、5-9、7-12、8-11号染色体上,其中3-5号染色体不同区段上有两对互作效应位点.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2]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混用对水稻的生理效应. 范秀珍,肖华山,刘德盛,蔡文燕. 2003

[3]晚季不同类型高产水稻品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初报. 刘彦卓,黄农荣,黄秋妹,陈钊明,刘斌,梁祖扬,邱润恒,张旭. 2000

[4]春小麦旗叶长度、宽度及叶绿素含量QTL分析. 赵朋,徐凤,蒋文慧,齐鹏,李春莲,白海波,吕学莲,董建力,王中华. 2015

[5]甘蓝型油菜蕾薹期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黄倩,赵永国,黄祥伟,朱宗河,刘云清,马海清,程勇,邹锡玲,徐劲松,张学昆,陆光远. 2017

[6]水氮耦合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杨世丽,张凤路,贾秀领,马瑞昆,姚艳荣. 2008

[7]春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董建力,惠红霞,任贤,许兴. 2001

[8]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9]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董博,张绪成,张东伟,郭天文,于显枫. 2012

[10]缺氮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的变化. 汤继华,谢惠玲,黄绍敏,胡彦民,刘宗华,季洪强,寇志安. 2005

[11]植物营养剂对菜用马铃薯生理指标及块茎产量的影响. 田丰,张永成,张凤军,王聪颖. 2011

[12]高产水稻光合速率的变化. 刘彦卓,黄农荣,陈钊明,刘斌,黄秋妹,梁祖杨,邱润恒,张旭,王丰,彭惠普,李传国,李曙光,廖亦龙,姚萍飞. 1999

[13]陆地棉高光合速率与高叶绿素含量新种质的筛选. 郑巨云,王俊铎,龚照龙,艾先涛,莫明,梁亚军,多里坤,李雪源,吐尔逊江. 2013

[14]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色分级及其与光合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长生,王国宏,姜敏,孙权,张春宇,林凤. 2012

[15]橡胶树无性系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和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吴春太,苏运,魏孝民,李维国,黄华孙. 2011

[16]不同密度和果穗数对日光温室番茄冠层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王强,王浩,闫鹏,阿不力肯木·沙土尔,热汗古丽·买合木提,艾尼瓦尔·克然木. 2011

[17]杂交棉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杨铁钢,台国琴,李志敏,阎旭霞. 2006

[18]黄土高原半干旱浅山丘陵沟壑区桃园袋控缓释肥应用研究. 徐保祥,张帆,王晨冰,赵秀梅,王鸿,王发林. 2017

[19]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对大豆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邸锐,杨春燕. 2017

[20]甘蓝叶色黄化突变体的发现和叶色遗传的初步分析. 杨冲,方智远,张扬勇,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孙培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