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菌渣有机肥对大豆土壤真菌特性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小武

作者: 彭小武;易鸳鸯;丁丽;张琳;顾美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肥;大豆;高通量测序;真菌群落结构

期刊名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ISSN: 1008-9500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51-60

摘要: 抗生素菌渣的肥料化处理是制药企业大宗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抗生素菌渣肥料化处理对土壤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报道还相对较少,相关菌肥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试验以抗生素菌渣有机肥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施用硫红霉素、头孢和青霉素对大豆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OUTs数目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壤真菌丰富度和优势度总体显著降低;土壤真菌优势门的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其中毛霉门受影响最大;土壤真菌在优势属上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赤霉菌、链格孢菌等潜在致病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中所占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真菌功能类群由病理营养型向共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转变,土壤中动、植物病原菌群落类型受到抑制,而粪腐生菌、木腐生菌以及未定义腐生菌等类群得到增加。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菌渣有机肥施用后对农作物土壤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并为菌渣有机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X787%X172

  • 相关文献

[1]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大豆根际真菌群落动态变化分析. 任氢欣,曾齐,张必弦,刘秀林,王继华. 2021

[2]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3]房式仓储藏对进口大豆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欣蔚,李佳,林琳,陈怡岑,曹毅,赵旭. 2024

[4]盐碱地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王晓春,高婷. 2023

[5]两种配方废弃菌棒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代晓航,魏超. 2019

[6]基于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下土壤真菌结构和功能预测. 马建华,杨波,刘畅,王彦,马琨. 2023

[7]不同有机水溶肥对人参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莹,孙文松,李旭,录亿隆,郑泽洋,刘兵. 2024

[8]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芒果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江尚焘,栗晗,彭海英,梅新兰,陈廷速,徐阳春,董彩霞,沈其荣. 2023

[9]大豆分子育种研究新进展. 曲梦楠,蒋炳军,刘薇,毛婷婷,马立明,林抗雪,韩天富. 2014

[10]大豆不同生育期叶际光合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孔小婷,苏品,程菊娥,杜晓华,罗路云,陈丽洁,翟忠英,张德咏,刘勇. 2020

[11]如何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 张群,丛文春,赵虹. 2004

[12]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匡恩俊,李梓瑄,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朱宝国. 2020

[13]海藻寡糖增效尿素与有机肥在大豆上的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张运红,和爱玲,姚健,杨占平,张洁梅,潘晓莹,史福刚,骆晓声. 2018

[14]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2024

[15]白浆土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土壤酶活性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韩旭东,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贾会彬,邹洪涛. 2017

[16]施用有机肥对我国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晨阳,徐明岗,王斐,李然,孙楠. 2023

[17]茬口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郭文广,沙洪林,李红,康岭生. 2004

[18]有机肥对大豆生产效应研究进展. 张成兰,刘春增,李本银,景新新. 2018

[19]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宝国,于忠和,王囡囡,孟庆英. 2010

[20]长期不同种植模式对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郭金瑞,宋振伟,朱平,高洪军,彭畅,邓艾兴,张卫建.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