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水金凤LW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新艺
作者: 李新艺;李洋;罗超;魏春梅;黄美娟;瞿素萍;黄海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滇水金凤;LWD基因;花色;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6 期
页码: 1152-1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WD40是转录因子大家族,具有调节花青素苷生物合成、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功能,LWD(LIGHT-REGULATED WD)基因是该家族中已知的生物钟调节因子,但目前有关植物LWD基因的报道较少,其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为探究LWD基因对滇水金凤花色的影响,本研究以滇水金凤花器官为材料,采用RT-PCR等技术克隆得到2个滇水金凤LWD基因,分别命名为IuLWD1和IuLWD2,其cDNA全长分别为1041 bp和1032 bp,分别编码347个和344个氨基酸.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显示,IuLWD1和IuLWD2的GC含量分别为46%和50%,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8838.47 kDa和39029.65 k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4.71和4.70.IuLWD1和IuLWD2的不稳定指数分别为53.60和52.58,均属于不稳定蛋白;其总平均亲水指数分别为–0.388和–0.366,均为亲水性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IuLWD1和IuLWD2均含有6个典型的WD40-repeat保守结构域,属于WD40超家族.多序列比对发现,IuLWD1和IuLWD2氨基酸序列与牡丹、葡萄及杨梅等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uLWD1与葡萄和牡丹聚为一支,同源性达85%;IuLWD2与杨梅聚为一支,同源性达90%,然后共同聚类在一支,推测2个基因为旁系亲缘关系.qRT-PCR分析表明,IuLWD1和IuLWD2基因在4种不同花色滇水金凤及其4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均以深红色表达量最高,白色表达量最低,2个基因的表达量均与花色呈正相关,且IuLWD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IuLWD2基因的表达量,表明IuLWD1和IuLWD2基因均在滇水金凤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中发挥了作用,且IuLWD1基因对滇水金凤花色形成的调控作用更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滇水金凤花色形成及变异机理、凤仙花花色改良及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分类号: S681.1
- 相关文献
[1]滇水金凤4C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心仪,吴成英,贺海皓,黄海泉,瞿素萍,黄美娟. 2024
[2]滇水金凤花斑形成相关基因IuMYB114和IuMYB3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陶宇蝶,孟丹晨,黄美娟,魏春梅,赵秋燕,周敏,瞿素萍,黄海泉. 2023
[3]大豆花色研究进展. 刘晓冬,王英男,齐广勋,赵勇,仲晓芳,董英山,王玉民. 2017
[4]多花水仙花期类胡萝卜素物质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变化. 何炎森,杨碧云,李科,陈晓静. 2013
[5]风信子花瓣花色苷组成分析. 陶秀花,袁媛,徐怡倩,史益敏,唐东芹. 2015
[6]月季杂交后代花色遗传特性初探. 李晓丽,庄得凤,马策,马丹,李振涛. 2017
[7]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8]观赏植物DFR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模式比较. 张加强,朱开元,刘慧春,谭晨,周江华. 2019
[9]蝴蝶兰不同花色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明凤,董玉光,娄玉霞,王敬文,梁斌,叶鸣明,沈大棱. 2003
[10]杂交兰花色花香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组分析. 孔兰,樊荣辉,林榕燕,叶秀仙,林兵,钟淮钦. 2021
[11]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2021
[12]月季种质资源花色基础研究. 王峰,杨树华,常智慧,贾瑞冬,赵鑫,葛红. 2017
[13]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石少川,高亦珂,张秀海,孙佳琦,赵伶俐,王叶. 2011
[14]草原龙胆花瓣花色素苷组成及与其花色的关系. 高嵩,李天来. 2020
[15]墨兰新品种‘迎春素’. 魏永路,金建鹏,高洁,郑睦銛,陆楚桥,杨凤玺,朱根发. 2019
[16]植物花瓣呈色机理及花色分子育种. 张和臣,袁欣,高杰,王校晨,王慧娟,李艳敏,王利民,符真珠,李保印. 2023
[17]百合花色研究进展. 毕蒙蒙,曹雨薇,宋蒙,唐玉超,何国仁,杨悦,杨盼盼,徐雷锋,明军. 2021
[18]调控观赏植物花色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研究进展. 丁灵,李崇晖,黄少华,张志群. 2015
[19]小苍兰花瓣主要花色苷组分研究. 徐怡倩,袁媛,陶秀花,杨娟,史益敏. 2016
[20]花器官液泡pH调控花色形成的研究进展. 张盖天,祁惠,杨锁宁,褚志云,田甜,袁素霞,刘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整枝方式对设施丝瓜产量的影响
作者:文俊丽;郭元元;宋焕忠;陈琴;张力;李洋;唐娟;孙晓妍;康德贤;陈振东
关键词:丝瓜;整枝;熟性;产量;设施
-
咖啡酸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作者:白莉霞;李洋;李剑勇
关键词:咖啡酸;巨噬细胞;外泌体;mRNA;免疫抑制
-
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耿帅锋;李洋;李晓华;刘少帅;李爱丽;毛龙
关键词:单倍体;磷脂酶;单倍体诱导系;小麦
-
广西大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
作者:陈琴;张力;李洋;郭元元;宋焕忠;康德贤;黄皓;唐娟;周生茂;文俊丽;车江旅;陈振东
关键词:大蒜;品质;大蒜素;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
核桃晚霜危害特性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绥林;李洋;李琰;张赟齐;齐建勋;侯智霞
关键词:核桃;晚霜危害;低温胁迫;影响因素;机理
-
稳定表达PRRSV 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PRRSV增殖的影响
作者:荆扬;王玉淼;李洋;常辉;马志倩;李志伟;肖书奇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过表达细胞系;ORF6基因;M蛋白;MARC-145细胞
-
不同保鲜剂组合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秀梅;张艺萍;赵阿香;王丽花;瞿素萍
关键词: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保鲜剂;鲜切花;采后预处理;保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