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鲜剂组合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秀梅
作者: 杨秀梅;张艺萍;赵阿香;王丽花;瞿素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保鲜剂;鲜切花;采后预处理;保鲜效果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4 年 63 卷 001 期
页码: 96-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鲜切花珍爱为试材,研究不同预处理液与瓶插保鲜液组合对丙二醛含量(MDA)、细胞膜透性、细菌含量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菊切花经预处理液处理12h后,MDA含量、细菌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去离子水),且预处理能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非洲菊切花在瓶插处理期间MDA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瓶插14d时达到最大值.花茎及瓶插液的细菌菌落数在瓶插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鲜花营养剂和免切通用鲜花营养液2种瓶插液表现了较好的抑菌效果.保鲜效果最佳的保鲜剂组合为可利鲜专业1号醒花液+鲜花营养剂,该处理可显著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其预处理及瓶插期间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细菌菌落数的累积值均显著低于对照.
分类号: S682.39
- 相关文献
[1]新琼寡糖对多头切花月季"爱丽丝"保鲜效果的影响. 万艳玲,温超,龚林锋,曾翰庭,王成鹏. 2023
[2]不同保鲜剂对椰子花序汁液的保鲜效果. 夏秋瑜,李瑞,陈华,陈卫军,赵松林. 2009
[3]自制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魏天军,窦云萍. 2007
[4]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和鲜食品质的影响. 魏天军,窦云萍. 2005
[5]不同保鲜剂组合对芍药切花的保鲜效果研究. 刘圆,王昊,王勇,刘兴,陈英,曾军,王妮妮. 2021
[6]保鲜剂对柑橘贮藏病菌的敏感性及贮藏保鲜效果. 刘浩强,李鸿筠,向可海,冉春,胡军华,姚廷山,郭宏荣. 2014
[7]不同保鲜剂混配对锦橙采后病菌的毒性及其贮藏效果. 刘浩强,李鸿筠,向可海,冉春,胡军华,姚廷山,向琴,杨华,陈洪明. 2014
[8]互叶白千层油保鲜剂研制与试验. 朱德明,韩志萍,静玮,李积华,唐永富,曹玉坡. 2011
[9]非洲菊鲜切花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军. 2011
[10]北方月季鲜切花栽培技术. 刘晓伟. 2007
[11]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孙吉红,彭林,邹秋霞. 2014
[12]非洲菊切花保鲜中的细菌鉴定和8-HQ抑菌保鲜研究. 过聪,张庆华,韩永超,向发云,曾祥国,顾玉成. 2019
[13]东方百合鲜切花棚室生产技术规程. 王力,李禹尧,李学峰,刘德福,刘冰,于勇. 2018
[14]基于智能算法的影响鲜切花价格因素验证方法探究. 钱晔,孙吉红,韦翌,杨菊,叶丹,黎斌林. 2018
[15]基于智能模型群的鲜切花产业平台的构建. 钱晔,孙吉红,彭琳,张剑波,叶丹. 2019
[16]农业大数据环境下的鲜切花行情监测系统设计. 钱晔,孙吉红,孙媛媛,彭琳,张剑波,韦翌. 2018
[17]滇丁香切花保鲜技术研究. 李红英,李世峰,李云飞,孔令芳. 2023
[18]非洲菊切花冷藏保鲜技术研究. 尹俊梅,王祝年. 2000
[19]蜡梅鲜切花规范化生产技术探讨. 宋兴荣,袁蒲英. 2010
[20]大庆市鲜切花玫瑰生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力,李响,刘琳帅,王岭.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TaqMan探针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步检测兰花中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
作者:孙爱青;王丽花;张艺萍;杨秀梅;许凤;苏艳
关键词: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TaqMan探针;RT-qPCR;兰花
-
铁炮百合'萨莉'鳞茎各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qPCR内参基因筛选和验证
作者:张达;李莲莲;吴学尉;王天喜;刘海英;李缘;王丽花
关键词:铁炮百合杂交系;内参基因;qPCR;geNorm;百合
-
10种杀菌剂对德国鸢尾茎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作者:董文志;许凤;蒋亚莲;杨秀梅;汤东生;张艺萍
关键词:德国鸢尾;茎腐病菌;药剂筛选;室内毒力测定;抑制效果
-
云南曲靖和蒙自万寿菊主栽区有害生物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艺萍;杨慈琳;许凤;钱绍方;张丽芳;王丽花;王继华;汤东生
关键词:万寿菊;病害;虫害;草害;调查
-
基于SCAR分子标记和倍性鉴定兰属花卉的研究
作者:罗富寻;杨小丹;李枝林;和凤美;瞿素萍;李叶芳;王玉英
关键词:兰属花卉;SCAR分子标记;倍性鉴定;亲本选配;大花蕙兰
-
蝴蝶兰不同部位CymMV和ORSV同步检测及含量比较研究
作者:孙爱青;王丽花;张艺萍;杨秀梅;苏艳;吴学尉
关键词:蝴蝶兰;CymMV;ORSV;检测带毒率;不同部位比较
-
不同LED光质对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金龙;赵红梅;瞿素萍;李枝林;和凤美;王玉英
关键词:LED光质;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组织培养;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