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及遗传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俊杰

作者: 丁俊杰;顾鑫;杨晓贺;赵海红;申宏波;姜翠兰;仕相林;刘春燕;胡国华;陈庆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基因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45 卷 21 期

页码: 4377-4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的生理小种类型,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各生理小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2006—2011年,对黑龙江省进行大豆灰斑病样本的采集和病菌的分离。利用11对SSR引物对黑龙江省的24个灰斑病菌菌株进行EST-SSR基因型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大豆灰斑病菌2 674株,鉴定出1—15号共15个生理小种。SSR结果共检测出等位变异46个,平均每个位点为4.2个,相似系数范围为0.091—0.956,平均相似性系数达到0.589。聚类分析结果与大豆灰斑病菌小种类型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豆灰斑病菌的亲缘关系与生理小种类型密切相关,与采集年份、采集地点相关性不大。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及其对不同基因型甜瓜的致病性(英文). 徐志豪,寿伟林,黄凯美,周胜军. 1999

[2]应用关联分析挖掘大豆对灰斑病12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位点. 董亚楠,魏崃,丁俊杰,王伟威,于志远,张丽,杨晓杰,刘丽君. 2016

[3]适宜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筛选试验. 宋淑云,郭文广,张伟,刘继荣. 2002

[4]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顾鑫,刘伟,朱志国,徐礼英,孟雪,童婷婷,姜淑华,丁俊杰. 2024

[5]大豆对灰斑病菌15号小种的抗病基因定位及标记检测. 姜翠兰,丁俊杰,文景芝,胡国华,陈庆山,刘春燕. 2011

[6]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7]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8]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张莉,李晖,李国英,霍向东. 2000

[9]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杨胜先,龙国,张绍荣,聂绍科. 2015

[10]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进展. 柳玲玲,芶久兰,秦松. 2016

[11]贵州辣椒疫霉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陈小均,吴石平,谭清群,何海永,杨学辉. 2014

[12]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陈文,吴石平,詹刚明,王伟,何庆才. 2016

[13]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2017

[14]贵州山区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初步研究. 黄培英,向红琼,祖庆学. 2008

[15]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何烈干,黄凌洪,兰波,张天才,李湘民. 2009

[16]中国小麦秆锈病研究进展. 宋维富,辛文利,李集临,曹远银,张春利. 2010

[17]淮安地区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 罗德旭,孙玉东,杨红,赵建锋,张朝阳. 2013

[18]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叔青,胡栓红,杨志刚,陈聪,徐晓美,高婧,王勇,赵君. 2015

[19]河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张淑平,潘勋,高俊全. 1992

[20]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致病力分化研究方法. 苗则彦,白元俊,李颖,赵杨,赵奎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