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雾滴沉积仿真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雪

作者: 李雪;陆岱鹏;王士林;范道全;周浩;吕晓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室;常温烟雾系统;固定管道式;二相流;雾滴沉积;仿真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S2 期

页码: 261-267,31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的风场分布特性和雾滴沉积分布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非稳态模拟,通过建立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在温室内作业的气流速度场仿真模型及雾滴沉积分布仿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在3组作业参数(液压为0.05MPa,气压为0.2、0.3、0.4 MPa,3组作业参数分别对应的喷头出口截面平均气流速度为200、400、600 m/s)下的气流速度分布特征及在3组作业参数、4组高度水平(0、40、60、80 cm)和2个雾滴沉积区域(喷头正下方区域和喷头中间区域)下的常温烟雾系统的雾滴沉积分布特性,并对雾滴沉积分布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管道式常温烟雾系统作业时可在棚室内形成涡旋气流,有益于雾滴在整个棚室内的漂浮、弥散和沉积,根据仿真和试验结果得出本系统的最优作业参数为气压0.3 MPa、液压0.05 MPa。喷头正下方和喷头中间区域的雾滴最大沉积量分布在喷头喷射方向前方1 m区域(采样点5),且沿喷头喷射方向呈逐渐降低趋势。相同试验条件下,雾滴沉积量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喷头正下方的雾滴地面沉积量低于中间区域的雾滴地面沉积量,而在高度水平40、60、80 cm下,喷头正下方相应的雾滴沉积量高于中间区域。正下方区域的雾滴主要沉积分布在60~80 cm的高度区间,中间区域的雾滴主要沉积分布在高度40、80 cm区域。不同作业参数下雾滴在不同高度的仿真和实测沉积量相关系数范围为0.990~0.924。雾滴沉积量仿真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008~0.374,说明CFD仿真可较准确地预测模拟常温烟雾系统气流速度场与雾滴沉积分布特性,指导实际作业参数优化。

分类号: S491

  • 相关文献

[1]设施固定管道式二相流常温烟雾系统雾滴沉积试验. 李雪,吕晓兰,张美娜,雷哓晖. 2018

[2]设施固定管道式二相流常温烟雾系统雾滴沉积试验 被引量:1. 李雪,吕晓兰,张美娜,雷哓晖. 2018

[3]基于作物响应的温室环境SVMR控制仿真. 王定成,乔晓军,汪春秀,朱天一. 2010

[4]抗漂移二相流雾化喷头的设计研究. 薛新宇,傅锡敏,吴萍,吕晓兰. 2008

[5]二相流喷雾技术的研究. 汤伯敏,林光武,高崇义,梁建,潘兴文. 2001

[6]二相流喷雾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汤伯敏,毛务本,梁建,常春,吴萍,林光武. 2005

[7]高地隙隧道式循环喷雾机设计与试验. 牛萌萌,方会敏,乔璐,荐世春,朱正波,彭强吉. 2019

[8]植保无人机棉田喷洒农药沉积分布研究. 胡红岩,胡红岩,任相亮,姜伟丽,马小艳,马亚杰,王丹,马艳. 2018

[9]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与方向对棉田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胡红岩,胡红岩,任相亮,姜伟丽,马小艳,马亚杰,王丹,马艳. 2017

[10]航空施药雾滴沉积特性光谱分析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 张瑞瑞,文瑶,伊铜川,陈立平,徐刚. 2017

[11]小型无人机对柑橘园的喷雾效果研究. 张盼,吕强,易时来,刘颖,何绍兰. 2016

[12]水平棚架式梨树多旋翼无人机液体授粉试验. 徐陶,李雪,祁雁楠,曾锦,吕晓兰. 2023

[13]基于中分辨卫星影像的农用航空喷药效果评估(英文). 张东彦,兰玉彬,王秀,周新根,陈立平,李斌,马伟. 2016

[14]果园风送式喷雾机仿形喷雾试验研究. 张晓辛,吕晓兰,丁素明,汤文靖. 2011

[15]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姜莉莉,宫庆涛,武海斌,武玉国,孙瑞红. 2020

[16]喷雾助剂及施液量对植保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的影响. 王国宾,胡韬,蒙艳华,闫晓静,袁会珠. 2017

[17]两种喷雾机型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姜莉莉,武海斌,宫庆涛,范昆,孙瑞红. 2020

[18]美国航空静电喷雾系统的发展历史与中国应用现状. 张亚莉,兰玉彬,Bradley K Fritz,薛新宇. 2016

[19]植保无人飞机作业参数及喷雾助剂对马铃薯叶片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马建雄,赵峰,石海春,陈元辉,冀钦陇,李惠霞,刘永刚,张海英. 2023

[20]PB-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的性能及其在蔬菜田的使用技术. 郭世俭,林文彩,章金明,支郑琪.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