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莫艳梅
作者: 莫艳梅;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赵其兵;宋速速;李珍富;任仰涛;韩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种植密度;产量构成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5 年 21 期
页码: 51-53
摘要: 以瑞华麦520为供试材料,采用9个不同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获得瑞华麦520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瑞华麦520的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且瑞华麦520的三值产价随着密度的增加,穗值呈现负相关的态势,粒值和重值均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呈下降趋势。该试验得出瑞华麦520的最佳种植密度是基本苗为360万株/hm2,产量达8 686.9kg/hm2。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密度和有机肥对苏北滩涂蓖麻群体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赵宝泉,王茂文,丁海荣,邢锦城,朱小梅,刘冲,董静,洪立洲. 2017
[2]不同密度下棉花果枝、叶枝特征及产量的研究. 娄善伟,张鹏忠,刘宁,边洋,周莉,何红,赵小伊,曾鲁,张巨松. 2010
[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早熟高糖甘蔗‘云蔗05-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孙有芳,桃联安. 2018
[4]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王良俊,万年鑫,胡建军,何卫,袁继超. 2017
[5]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乔文臣,赵明辉,李会敏,孙书娈,孟祥海. 2017
[6]种植密度对日光温室东西垄向栽培番茄产量构成及光环境的影响. 杨冬艳,桑婷,冯海萍,王蓉,马玲. 2021
[7]北疆棉花合理密植技术及其机制. 邓福军,林海,韩焕勇,宿俊吉. 2011
[8]免耕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崔海英,李明哲,戴茂华,柳斌辉. 2013
[9]种植密度和样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张全国,马瑞昆,贾秀领,张丽华,杨利华. 2006
[10]浙江省水稻产量构成差异调查与合理种植密度分析. 王丹英,章秀福,周昌南,郑根生,张根贤,徐锡虎,金炳华,张文松,陈宏伟,李瑾. 2010
[11]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邓福军,林海,宿俊吉,韩焕勇. 2011
[12]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新兵,侯海鹏,马玮,赵明. 2013
[13]晚播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衡科6021’的高产高效利用. 李强,乔文臣,魏建伟,孙书娈,李慧敏,孟祥海,李丁,赵明辉,赵凤梧. 2017
[14]基因型、播期和密度对不同成穗型小麦籽粒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张定一,张永清,闫翠萍,裴雪霞. 2009
[15]徐州25号小麦产量构成特点与栽培技术. 刘世来,冯国华,王来花. 2001
[16]小麦新品种云麦74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志龙,程加省,杨金华,王志伟,乔祥梅,程耿,黄锦,于亚雄. 2019
[17]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2014
[18]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胜营,孙楠,吕秀敏,崔小平,张善磊,刘晓飞. 2023
[19]组合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席天元,赵海祯,梁哲军,谢三刚,刘青云,薛建兵,王雷. 2014
[20]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素君,刘全清,张宏彦.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金彦刚;杨永乐;常东伟;王笑笑;任仰涛;赵其兵;李珍富;夏中华
关键词:瑞华麦52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淮麦36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作者:杨永乐;金彦刚;宋红芳;常东伟;王笑笑;宋速速;夏中华
关键词:小麦;淮麦3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国审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20
作者:郑安俭;夏中华;金彦刚
关键词:
-
杂交玉米新品种瑞华968的选育及栽培
作者:郑安俭;夏中华;金彦刚
关键词:
-
种植密度对玉米苏玉29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丽;金彦刚;夏中华;邵慧;任仰涛;杨永乐;丁益;韩璞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苏玉29;产量;生理特性
-
小麦明麦2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作者: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邵慧;李珍富;韩璞;宋速速;任迎涛;赵其兵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
-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李丽丽;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
关键词:小麦;品种;选育;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