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波
作者: 宋波;苏小俊;陈洁;单奇伟;安林海;徐海;袁希汉;陈劲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丝瓜;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正反交效应;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8 年 05 期
页码: 139-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2个有棱丝瓜品系(有棱丝瓜1号、有棱丝瓜2号)与3个普通丝瓜品系(极早丝瓜、短棒丝瓜、长沙肉丝瓜)配制的12个正反交亚种间杂交组合杂种F1代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棱丝瓜作父本或母本在F1代第一雌花节位和前期产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较大;F1代瓜长、瓜径、单瓜质量表现出较小差异,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不大。普通丝瓜无论作母本还是父本,与有棱丝瓜1号的杂交F1代第一雌花节位负向杂种优势均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的杂交组合;而杂交F1代的瓜长、瓜径、单瓜质量杂种优势基本上也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杂交的组合。
分类号: S642.403
- 相关文献
[1]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袁希汉. 2014
[2]低温贮藏对丝瓜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 袁希汉,苏小俊,高军,谭云峰,徐海. 2008
[3]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英文).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费月跃. 2015
[4]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李高科,胡建广,郑锦荣,刘建华,韩福光. 2013
[5]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质利用研究进展. . 1990
[6]水稻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初步定位. 刘蔼民,李和标,张启发,姜晓红,师素云,杨官品. 1992
[7]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及亚种间杂交的分子辅助育种. 李阳生. 2018
[8]水稻籼粳杂交试管受精的研究. 宋佩伦. 1993
[9]小白菜与大白菜亚种间杂交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 陈龙正,徐海,宋波,樊小雪. 2015
[10]贺研1号有棱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张晓程,卢亚成,程章清,陆振裕. 2016
[11]有棱丝瓜品种概况及制种技术. 郭汉权,田永红,姜冬青,何润铭,王凯,黄旺平,刘洪标. 2020
[12]北运型有棱丝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冯学杰,吴月燕,符坚,肖寒冰. 2014
[13]有棱丝瓜新品种雅绿8号的选育. 罗剑宁,何晓莉,吴海滨,龚浩,郑晓明,张长远,陈俊秋,罗少波. 2017
[14]有棱丝瓜苗期耐热性及其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 周小燕,罗剑宁,李金月,李伟华,吴海滨. 2017
[15]有棱丝瓜新品种皇冠3号的选育. 李文嘉,王益奎,吴永官,康德贤,梁任繁. 2011
[16]广西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及其利用. . 2003
[17]棱角丝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抗性的相关研究. 谢文华,谢大森. 1999
[18]光周期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有棱丝瓜花性分化和产量的影响. 王益奎,董伟清,黎炎,李文嘉. 2008
[19]丝瓜新品种‘雅绿9号’. 罗剑宁,吴海滨,何晓莉,龚浩,罗少波,陈俊秋,郑晓明,张长远. 2018
[20]高压微波消解-ICP-AES法分析有棱丝瓜叶片中的元素. 李文嘉,黎炎,宋利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智慧果园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杨莹莹;唐朝;陈洁;刘胤池;王睿;杨明宇;魏一博;王欣怡
关键词:智慧果园;物联网;农业现代化;深度学习;大数据
-
长江中下游夏季小白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陈龙正;吕珍璐;刘静;刘之洋;宁宇;徐海
关键词:小白菜;湿热地区;夏季;生产关键技术
-
丝瓜新品种泰香1号的选育
作者:冯翠;刘慧颖;吉茹;雍明丽;钱巍;衣政伟;苏小俊
关键词:丝瓜;新品种;泰香1号;早熟
-
小麦穗部性状近等基因系的创制及穗粒数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陈旺;王殿;宋波;刘易科;朱展望;卫波;宁强
关键词:小麦;660K SNP芯片;近等基因系;穗部相关性状;候选基因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花菜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作者:张振超;陶美奇;潘永飞;孙国胜;王传友;安林海;戴忠良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指纹图谱;纯度鉴定;分子标记
-
我国红火蚁防治药剂应用现状、防效评价及防控对策
作者:陈婷;胡德亮;石庆型;陈洁;关子盈;陆嘉进;齐国君
关键词:红火蚁;饵剂;触杀性药剂;防控效果
-
非编码RNA调控真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和个体分工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洁;关子盈;陈婷;石庆型;吕利华;齐国君
关键词:非编码RNA;真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