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舌鳎育种群体表型性状及线粒体CO Ⅰ和Cyt b基因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永胜

作者: 田永胜;齐文山;田敬云;廖小林;陈松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半滑舌鳎;黑鳃舌鳎;短吻三线舌鳎;可量性状;COⅠ;Cyt b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5 年 39 卷 07 期

页码: 929-9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半滑舌鳎、黑鳃舌鳎和短吻三线舌鳎2个自然群体(Ca1和Ca2)的21个可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法,对21个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短吻三线舌鳎2个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性状达71.43%,半滑舌鳎与短吻三线舌鳎具有显著性差异性状达71.43%,黑鳃舌鳎与短吻三线舌鳎具有显著性差异性状达66.67%~71.43%,半滑舌鳎与黑鳃舌鳎具有显著性差异性状达57.14%。对4个舌鳎群体线粒体(mt 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和细胞色素b(Cyt b)基因进行克隆,在Gen Bank上未发现与黑鳃舌鳎同缘的COⅠ和Cyt b序列,说明黑鳃舌鳎COⅠ和Cyt b基因是首次被克隆,登录号分别为JQ937270 and JQ937271。3种舌鳎的COⅠ和Cyt b基因碱基含量分析显示,G含量最低,T含量均为最高,并且AT含量要高于GC。利用COⅠ和Cyt b序列分别检测舌鳎4个群体种内、种外遗传距离,并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半滑舌鳎与黑鳃舌鳎遗传距离分别为0.047~0.050和0.045,半滑舌鳎与短吻三线舌鳎分别为0.129~0.132和0.161~0.166,黑鳃舌鳎与短吻三线舌鳎分别为0.123~0.126和0.162~0.172,短吻三线舌鳎种内外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2~0.004,半滑舌鳎与黑鳃舌鳎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短吻三线舌鳎的亲缘关系较远,短吻三线舌鳎种内分化未达到种群分化的程度。研究表明,COⅠ和Cyt b基因完全可作为3种舌鳎种质鉴定的DNA条形码。

分类号: S965

  • 相关文献

[1]基于COⅠ基因的西南大西洋部分经济鱼类DNA条形码鉴定. 张馨月,刘岩,张秀梅,高天翔. 2014

[2]罗氏沼虾不同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唐琼英,谢巨洪,夏正龙,蔡缪荧,吴云明,白鹿淮,杜厚宽,李景芬,杨国梁. 2020

[3]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山东梨园新成灾害螨柑橘全爪螨的鉴定. 陈涛,刘永杰,李波,门兴元,尹淑艳. 2023

[4]基于多个线粒体序列的中韩俄沿海不同地理群体刺参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分析. 王锦锦,廖梅杰,李彬,王印庚,荣小军,张正,葛建龙. 2020

[5]中国新发现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的分子鉴定及其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检测. 轩景丽,叶福宇,郭建洋,杨利艳,刘万学. 2017

[6]DNA条形码在海蜇食物组成鉴定中的应用. 李玉龙,鲍相渤,高祥刚,段妍,王彬,董婧,李云峰. 2022

[7]基于ITS和COⅠ基因对于我国璃眼蜱的分类研究. 苟惠天,薛慧文,殷宏,孙晓林,罗建勋. 2016

[8]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舌鳎科鱼类系统分类研究. 宋超,于亚男,张涛,杨刚,章龙珍. 2014

[9]黑颈乌龟野生群体的形态学分析. 贺刚,何力,余智杰,方春林,费春平,张燕萍. 2010

[10]丝背细鳞鲀外部形态特征. 刘琨,张乐乐,刘刚,陈四清,边力,孟乾,刘长琳. 2018

[11]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徐滨,李忠,魏开金,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9

[12]黄浦江上游水域土著鱼类组成及体重与可量性状关系研究. 王小冬,朱浩,顾兆俊,吴宗凡,朱林,时旭,程果锋,车轩,刘兴国. 2014

[13]湘西盲高原鳅的形态特征描述. 何力,王雪光,陈清纯,向君祖. 2006

[14]棘头梅童鱼形态特征及其相关生物学参数分析. 吉群,宋炜,许文军,谢正丽,徐冬冬,王鲁民. 2023

[15]松浦镜鲤与德国镜鲤选育系(F_4)的可量性状、鳞片数比较. 李池陶,张玉勇,贾智英,胡雪松,石连玉. 2009

[16]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董在杰,梁政远,徐跑,明俊超,张平,张守领,何杰,谢庄. 2010

[17]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凤鲚4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 杨琴,赵峰,宋超,张涛,苗中博,庄平. 2019

[18]中国西南矮马品种的mtDNA 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琳,杨胜林,杨海兵,戴焰,林威. 2013

[19]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大叶蝉亚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分析. 孟泽洪,杨茂发,周玉锋,吕召云,倪俊强. 2013

[20]舌鳎亚科鱼类单系起源和同种异名的线粒体DNA证据. 柳淑芳,刘进贤,庄志猛,高天翔,韩志强,陈大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