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新式茉莉花茶饮基底茶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芬

作者: 张芬;陈家献;袁冬寅;张栩浩;温立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茉莉花茶饮;基底茶;品质分析;滋味;香气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186-191,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新式茉莉花茶饮基底茶的品质特点。方法:以福建、云南、四川3地茶坯窨制而成的3种新式茉莉花茶茶饮基底茶(福建香毫、云南毛尖、四川香茗)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从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滋味、香气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3种基底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9.40%~51.40%,茶多酚含量为18.00%~23.20%,咖啡碱含量为3.20%~4.3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32%~3.50%。除游离氨基酸外,云南毛尖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比及16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云南毛尖茶汤的涩味、咸味及丰富度响应值最大,但甜度响应值最低,茶汤浓厚;福建香毫涩味、咸味响应值最小,但水浸出物含量高,茶汤浓醇。香气组分中酯类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醇类和烯烃类化合物;3种基底茶的香气品质由高到低为福建香毫、云南毛尖、四川香茗,均属于中等。结论:3种基底茶内含物质丰富,但香气质量有待提高。

分类号: TS275.2

  • 相关文献

[1]辐照处理对高粱小曲白酒品质的影响. 张祺玲,徐远芳,周毅吉,张菊华,易靖超,刘伟,李文革. 2023

[2]不同香型襄阳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郑琳,刘盼盼,龚自明,王雪萍,程一方,杨伟,唐前勇,郑鹏程. 2021

[3]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刘跃云,叶阳,杨坚,陈小强,周为. 2011

[4]变温发酵对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鲜叶制成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谢念祠,周浩,周品谦,彭云,田双红,王坤波,包小村. 2022

[5]不同烘焙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风味品质分析. 占鑫怡,欧晓西,张雯萍,周晶晶,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2024

[6]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2020

[7]不同等级新九曲红梅茶的风味化学特征. 郭丽,彭群华,赵锋,卢红渭,包兴伟,林智. 2021

[8]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品质差异分析. 占鑫怡,杨云,陈彬,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2023

[9]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类型炒青绿茶风味品质差异分析. 许勇泉,汪洁琼,曹青青,汪芳,陈震华,李晓丽,陈建新,冯智慧,尹军峰. 2023

[10]砂梨多酚氧化酶处理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叶飞,高士伟,龚自明. 2013

[11]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游小妹,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陈常颂. 2023

[12]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许继业,彭佳堃,高健健,李亚隆,孙若璠,易景波,匡蓓,戴伟东,谭俊峰,林智. 2024

[13]绿茶风味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乔大河,陈娟,梁思慧,杨春,李燕,郭燕,密孝增,陈正武. 2022

[14]草莓粗酶液促进发酵改善秋季红茶的理化品质. 艾仄宜,李荣林,叶禹彤,赵飞,马圣洲,庞夫花,穆兵,杨亦扬. 2021

[15]茉莉花茶基底茶产品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芬,马进森,温立香,陈家献,赵媛,袁冬寅,张栩浩,欧淑琼,彭靖茹,黄寿辉,曹如心. 2024

[16]不同芥菜的滋味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罗耀华,刘晓鸣,李月,江玉琴,罗凤莲. 2018

[17]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祁丹丹,戴伟东,谭俊峰,彭群华,张悦,林智. 2016

[18]普洱茶滋味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2016

[19]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20]三种家禽血豆腐凝胶特性和滋味研究. 王鑫,王道营,徐为民,邹烨,方维明,田宏伟,周富裕.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