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mCOL4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清哲

作者: 张清哲;马锦花;陈新建;傅永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ONSTANS;生物信息学;生物节律钟;光周期;大豆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539-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ONSTANS(CO)是植物光周期开花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之一。通过RT-PCR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克隆了大豆GmCOL4基因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qRT-PCR)研究了其转录特点。结果表明,GmCOL4的4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具有B-box和CCT保守结构域的CO-like蛋白,在序列上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9相似性最高,为64.3%。分析其转录特征发现,GmCOL4表达主要受生物节律的影响,受光的调节作用较弱。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GmCOL4主要在大豆叶片中表达,表达模式与COL9相似。这为大豆中CO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GmNF-YC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曹岩,张晓玫,陈新建,傅永福. 2012

[2]光周期对大豆品种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桂茹. 1997

[3]以光周期处理与分期播种试验综合鉴定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 费志宏,吴存祥,孙洪波,侯文胜,张宝石,韩天富. 2009

[4]大豆GmPic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吴辉,符秀梅,张巧玲,郭倩丽,陈银华,沙爱华. 2012

[5]大豆光周期特性研究 Ⅱ.不同光照对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 何言章,何元农,王清华,黄建斌. 1993

[6]光照对大豆叶片衰老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张红梅,董俊彤,刘斌,兰小茜,李宏宇. 2017

[7]大豆品种自贡冬豆花芽分化及开花逆转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英文). 李晓梅,吴存祥,马启彬,张胜,李春林,张新英,韩天富. 2005

[8]极早熟夏大豆品种中豆33、中豆34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沙爱华,蔡淑平,吴学军,张晓娟,邱德珍,周新安. 2006

[9]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主基因的效应. 王英,吴存祥,张学明,王云鹏,韩天富. 2008

[10]大豆GmGLRs基因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崔晓霞,赵硕,郭书巧,束红梅,何晓兰,倪万潮,巩元勇,刘来华. 2019

[11]大豆GmCBL7-2生物信息学及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陈炯辛,张军,马婷婷,李铭杨,于海伟,李珊珊,兰红宇,翟莹. 2022

[12]大豆GmNF-YA8的生物信息学及盐胁迫表达分析. 李铭杨,张军,翟莹,何佳琦,邱爽,于海伟,陈炯辛,马婷婷. 2022

[13]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酶基因发掘. 邱红梅,郝文媛,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洋,王跃强,王曙明. 2014

[14]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邱丽娟,王昌陵,周国安,陈受宜,常汝镇. 2007

[15]大豆GmABCG40基因的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 李悦,张宇航,李冬梅,王涛,陈薇,王珣,李永光,李文滨. 2017

[16]大豆干旱响应GRAS基因筛选及GmGRAS27的生物信息学和逆境表达分析. 刘薇,张彦威,王玉斌,李伟,徐冉,王彩洁,张礼凤. 2022

[17]大豆GmCOL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锦花,张清哲,陈新建,傅永福. 2010

[18]大豆TIFY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研究. 王好让,童飞,李思梦,晋彤彤,齐玉军,徐泽俊,邢兴华,王幸. 2024

[19]大豆GmNIC1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应答分析. 张琦,刘兴宇,任馨原,刘雅心,隋京芮,严红静,赵晓菊,徐杰飞. 2024

[20]光周期与种质特性对南苜蓿初花期的影响. 陈祥,魏臻武,任海龙,乔志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