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对水稻的节肥增效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彩玲

作者: 刘彩玲;何春梅;王飞;黄春应

作者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三明市农田建设与土肥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紫云英;稻秸;联合还田;产量;养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2 期

页码: 279-2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是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绿色有效措施.在福建灰(黄)泥田多地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田间试验分别在福建沙县、顺昌县、浦城县进行,沙县供试水稻为头茬再生稻,顺昌和浦城为单季稻.所有试验均设置 5 个处理:不施肥(CK)、100%常规化肥(100%CF)、80%常规化肥(80%CF)、种植翻压紫云英+80%常规化肥(CMV+80%CF)、稻秸还田+种植翻压紫云英+80%常规化肥(RS+CMV+80%CF).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产量和产量经济性状,分析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并计算水稻产量的变异系数和可持续指数.[结果]与 100%CF处理相比,CMV+80%CF和RS+CMV+80%CF处理三地稻谷平均产量和稻秸平均产量增加不显著,但在沙县稻秸产量显著增加 33.7%和 26.1%.100%CF处理对产量的贡献率较 80%CF处理增加了 2.74 个百分点;CMV+80%CF、RS+CMV+ 80%CF处理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较 80%CF处理分别提高了 7.73%、11.30%,三地RS+CMV+80%CF处理稻谷平均产量比CMV+80%CF处理提高 3.9%.各处理间水稻产量变异系数表现为RS+CMV+80%CFCMV+80%CF>100%CF>80%CF,翻压紫云英、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均有利于水稻持续性高产稳产,且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的效果明显高于紫云英单独翻压.翻压紫云英、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均有利于水稻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 100%CF处理相比,CMV+80%CF处理的平均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分别增加了 19.1、20.1、29.5 个百分点,RS+CMV+ CMV+80%CF处理分别增加了 19.3、8.8、30.6 个百分点,RS+CMV+80%CF处理的氮、钾养分回收率高于CMV+80%CF处理.RS+CMV+80%CF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大,较 100%CF处理分别增加了 76.38%和 8.99%.[结论]无论再生稻还是单季稻,在减施化肥用量 20%的条件下,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有利于水稻稳产和产量的可持续性,同时提高养分回收率,增强节肥增效作用,可作为灰黄泥田水稻绿色高效生产的管理制度.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硝化抑制剂对湖南紫潮泥田紫云英-稻秸还田后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谢建成,聂军,王赟,周国朋,廖育林,鲁艳红,高嵩涓,曹卫东. 2024

[2]稻秸-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忠义,唐红琴,董文斌,韦彩会,何铁光. 2024

[3]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张贤. 2014

[4]稻茬-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土表层水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杨爽,刘佳,陈晓芬,秦文婧,陈静蕊,罗文文,孙鲁沅,耿明建,徐昌旭. 2022

[5]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下双季稻田土壤氮磷平衡状况及化肥减施策略. 张帆. 2021

[6]地膜与稻秸覆盖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抑草效应. 许国春,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纪荣昌,汤浩. 2021

[7]不同施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 王淑红,邹应斌,彭少兵,程兆伟,刘武,唐启源. 2008

[8]磷钾配施对旱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马忠明,杜少平,薛亮. 2014

[9]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汤宏,张杨珠,龙怀玉,黄运湘,廖超林,李洪斌. 2010

[10]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湖北中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东海,陈云峰,李双来,乔艳,张智,胡诚. 2019

[11]控释专用肥在烟草上应用效应研究. 丁洪,郑祥洲,唐莉娜,陈顺辉,翁伯琦,张玉树,李文卿,李小龙,张晶. 2015

[12]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赖丽芳,吕军峰,郭天文,杨文玉,胡志桥. 2009

[13]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彭李顺,曹峥英,蔡文伟,甘仪梅,杨本鹏. 2023

[14]施肥对甜菜产量、含糖率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胡伟,孙九胜,周建朝,孙桂荣,闫斌杰. 2015

[15]新型专用肥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丁洪,张玉树,李卫华. 2008

[16]新型专用肥对花生结瘤·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丁洪,张玉树,项虹艳,李卫华. 2008

[17]不同化肥减施技术下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刘声传,林开勤,梁思慧,何萍,魏杰,鄢东海,徐霖,何国菊,周玉锋. 2021

[18]新型肥料在稻-油轮作制中的施用效果. 熊又升,熊汉锋,谢媛园,樊红霞,徐小羽,刘喻,周剑雄,刘威,王时秋. 2023

[19]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高沙土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许爱霞,宁运旺,冯冰,钟月华,何文文,张辉,于倩倩. 2023

[20]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养分利用率的研究. 高俊杰,于贤昌,焦自高,王崇启,董玉梅.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