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春华

作者: 董春华;高菊生;曾希柏;刘强;徐明岗;石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试验;有机无机肥配施;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有机碳含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4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336-3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双季稻增产潜力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31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能促进水稻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增加,其中,有机肥配施均衡的NPK处理促进作用最大,NPKM处理下稻谷年均产量比NPM、NKM、PKM、M和NPK分别高5.8%、10.9%、16.2%、15.9%和20.4%。2)施肥能促进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增加,其中,有机肥配施均衡的NPK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明显,NPKM处理下所测年度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比NPM、NKM、PKM、M和NPK分别高出2.5%、3.5%、2.0%、0.6%和32.8%。3)随着试验的进行,单施有机肥对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的促进效果逐步优于单施化肥氮、磷、钾处理(NPK),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也明显优于单施化肥氮、磷、钾。红壤性稻田双季稻生产实践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值得推荐,但需均衡配施化肥氮、磷、钾。

分类号: S511`S153.6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董春华,曾闹华,高菊生,刘强,徐明岗,石林. 2014

[2]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影响. 高菊生,黄晶,董春华,徐明岗,曾希柏. 2014

[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一兰,唐海明,程爱武,李益锋,李永,何炜,胡赛晶,王跃平. 2017

[4]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侯红乾,冀建华,刘秀梅,吕真真,蓝贤瑾,刘益仁. 2020

[5]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28年对水稻产量及田间杂草多样性影响. 徐明岗,曹卫东,聂军,董春华,文石林. 2010

[6]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徐明岗,董春华,黄晶,曹卫东,曾希柏,文石林,聂军. 2013

[7]氯浓度容量对红壤性稻田水稻影响的研究. 李祖章,陶其骧,范业成,刘光荣. 1991

[8]不同利用方式对龙里草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徐海峰. 2017

[9]受干扰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指示特性的评价. 李树彬. 2003

[10]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1]长期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爱君,魏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2]长期施肥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张秀芝,李强,高洪军,彭畅,朱平,高强. 2020

[13]不同豆科田菁属(Sesbania spp)绿肥对酸性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黄睿,郇恒福,高玲,刘国道,黄冬芬. 2017

[14]宁夏典型天然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季波,时龙,徐金鹏,何建龙,王占军,吴旭东,蒋齐. 2021

[1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刘益仁,郁洁,李想,徐阳春,沈其荣. 2012

[16]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 2012

[17]施用有机肥对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013

[1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20

[19]稻秆与紫云英联合还田提高黄泥田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刘彩玲,黄毅斌. 2021

[20]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灿玉,杨峰,陆信娟,赵永强,张碧薇,樊继德.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