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杂交亲和性评估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在十字花科植物间的流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祥祥

作者: 赵祥祥;陆卫平;戚存扣;浦惠明;夏秋霞;陆大雷;刘葛山;王幼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十字花科植物;苯胺蓝荧光法;蒙导方法;杂交亲和性;基因流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05 年 50 卷 1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十字花科许多植物表现为异花授粉和较高的种间杂交亲和性,这些生殖特征喻示着外源基因在该科植物间存在潜在的流动风险.通过苯胺蓝荧光法观察、人工杂交、混合花粉蒙导授粉结合杂交后代的分子鉴定,研究了甘蓝型抗草甘膦油菜Q3与5种十字花科植物(共6个材料)的杂交亲和性,以评估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在上述植物间的流动.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2个品种、雪里蕻、小白菜与Q3杂交的亲和指数分别为16.15,12.77,2.345和0.85,F1代植株PCR检测为阳性;诸葛菜、播娘蒿×Q3表现出高度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管生长受阻,分别停滞在诸葛菜花柱上部1/3处与播娘蒿柱头表面,蒙导后代植株PCR检测均表现阴性.在大田邻近间隔种植和自然授粉条件下,Q3与甘蓝型油菜2个品种、雪里蕻、小白菜间的基因流频率分别为2.3278%,2.1487%,1.0157%和0.9236%,与诸葛菜、播娘蒿2种杂草的频率为0.基因流频率与杂交亲和性高度相关.本研究结果同时说明十字花科植物间的外源基因流动不容忽视.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赵祥祥,夏秋霞,陆大雷,陆卫平,戚存扣,浦惠明,刘葛山,赵建,王幼平. 2006

[2]蒙导授粉条件下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4种十字花科杂草间的基因流. 赵祥祥,罗玉明,陆卫平,戚存扣,浦惠明,王幼平. 2007

[3]食用菌β-(1→3)-葡聚糖碱提条件优化及含量测定. 连泽柔,刘静,张劲松,唐庆九,冯杰,周帅,刘艳芳. 2022

[4]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作物的基因漂移.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陈松,赵祥祥. 2005

[5]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及其生态安全性. 浦惠明. 2003

[6]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漂移.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陈松,赵祥祥. 2005

[7]小菜蛾产卵行为与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关系研究进展. 胡珍娣,冯夏,李振宇,张德雍,陈焕瑜. 2010

[8]十字花科植物抗根肿病研究进展. 李卫芬,和江明,李石开. 2006

[9]HPLC-ESI/MS鉴定十字花科植物中完形硫代葡萄糖甙. 何洪巨,唐晓伟,刘玲,宋曙辉. 2003

[10]十字花科植物种子性状及种皮种脐的亚显微结构. 钱秀珍,伍晓明,胡琼. 1997

[11]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的比较. 梁浩,袁其朋,东惠茹,钱忠明,刘玉梅. 2004

[12]十字花科植物中低芥酸野生种的发掘和FAE1基因的功能验证. 武玉花,吴刚,肖玲,曹应龙,卢长明. 2009

[13]十字花科植物中完整硫葡萄糖苷的分离和测定——去硫硫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李建凡,H.Pettersson. 1989

[14]茶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2001

[15]茶叶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2001

[16]短茎萼脊兰种质特性研究. 林绍生,徐晓薇,周青疆,姚丽娟,曾爱平. 2010

[17]不同百合品种杂交亲和性试验. 罗远义,胡小京,崔嵬,石乐娟,许红娟,裴芸,吴青青. 2019

[18]杜鹃花属植物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耿兴敏,宦智群,苏家乐,刘晓青. 2021

[19]重瓣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及F1表型性状分析. 张贺蕾,陈芬,马丽,刘博. 2021

[20]3个野生近缘种与不同栽培蕉的杂交亲和性. 李伟明,胡会刚,胡玉林,段雅婕,陈晶晶,谢江辉,王文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