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玉立
作者: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杨静民;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反应体系;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玉米大斑病;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9 年 007 期
页码: 810-8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适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和引物.[方法]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法对ISSR-PCR扩增反应中的Taq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PCR反应循环数以及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适合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为:Taq聚合酶0.55 U、dNTPs 0.30 mmol·L-1、Mg2+ 1.30 mmol·L-1、DNA模板100 ng、引物10 pmol.ISSR-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5 s,51.2~56.0℃退火45 s,72℃延伸1.5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5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10条:UBC117、UBC118、UBC808、UBC835、UBC847、UBC855、UBC856、UBC857、UBC866和UBC887,其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55.6、53.1、51.2、51.2、56.0、53.1、53.1、51.2、51.2和51.2℃.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1株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相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地理来源菌株间的DNA多态性均不同,表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本研究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筛选的引物可用于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不同敏感性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代玉立,甘林,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2023
[2]棉花TRAP-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苗培明,罗淑萍,范玲. 2008
[3]板栗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河北省板栗生态型的分析. 韩继成,刘庆香,王广鹏,张新忠,孔德军. 2008
[4]福建省丙环唑不同敏感性玉米小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5]玉米大斑病菌ATMT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分析. 王梅娟,李坡,吴敏,范永山,谷守芹,董金皋. 2012
[6]玉米大斑病菌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初探. 郝志敏,李丽花,李志勇,韩建民,陆晴,佟文跃,董金皋. 2010
[7]玉米大斑病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吴迪,赵梓彤,李志勇,杨峥,檀迎会. 2015
[8]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的活性及其对酵母生长的功能互补分析. 吴敏,谷守芹,李坡,王梅娟,张长志,范永山,韩建民,董金皋. 2012
[9]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10]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郭丽媛,贾慧,曹志艳,谷守芹,孙淑琴,董金皋. 2013
[11]玉米内生芽胞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及其拮抗玉米大斑病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候美玲,辛媛媛,郝志敏,曹志艳,申珅,张韶茹,董金皋. 2012
[12]玉米大斑病菌GATA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的初步分析. 刘星晨,冯胜泽,李学然,巩校东,李志勇,谷守芹,董金皋. 2017
[13]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14]玉米大斑病菌STK2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其表达. 巩校东,范钰,李坡,杨阳,张长志,田兰,张晓玉,范永山,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 2013
[15]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监测分析. 杨凤珍,郭建国,杜蕙,王春明,郭成,金社林,王生荣. 2016
[16]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17]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对丙环唑和腈菌唑敏感性评价. 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2019
[18]中国北方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及其分布分析. 王超红,张璐,郭正宇,阎晓光,刘欣芳,刘宁,曹志艳,董金皋. 2024
[19]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的全基因组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 贾慧,孟庆江,李志勇,巩校东,藏金萍,郝志敏,曹志艳,董金皋. 2015
[20]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与交配型测定. 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时鹏涛;张莉娟;吴静娜;蓝唯;邓有展;罗景文;杨秀娟
关键词:辣椒;重金属;污染指数;污染评价;风险评估
-
香蕉枯萎病高效拮抗土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
作者:甘林;代玉立;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抑菌活性;防治效果
-
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评价
作者:吴静娜;韦璐阳;邓有展;时鹏涛;李今朝;杨秀娟
关键词: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2,4,6-三氯苯酚;残留动态;膳食风险;荔枝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作者: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代玉立;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鲜食玉米;鞘腐病;抗性测定;生态位;生防菌剂;生物防治
-
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丁香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黄艳琴;贾孟;徐婷;兰成忠;陈巧红;陈文乐;阮宏椿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杀菌剂;丁香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
-
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风险分析
作者:阮宏椿;黄艳琴;陈巧红;陈文乐;兰成忠
关键词:大豆胶孢炭疽菌;吡唑醚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交互抗性
-
复合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作者:甘林;代玉立;兰成忠;刘晓菲;杨秀娟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复合生防菌;防治效果;促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