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地花生茬休闲期耕作措施防蚀效应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海新

作者: 王海新;颜景波;王慧新;石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风沙地;花生茬;耕作措施;防蚀效应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01 期

页码: 50-53

摘要: [目的]选择一种适合辽宁省风沙地的耕作措施。[方法]研究花生茬休闲期秋翻耕、秋旋耕、秋起垄、春播前旋耕4种耕作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效应。[结果]秋翻耕地表土壤风蚀严重、水分蒸发量大、养分损失多,秋旋耕地表土壤风蚀较重、水分含量较低、养分损失最多,秋起垄地表土壤风蚀轻、水分蒸发量小、养分损失较小,春播前旋耕地表土壤风蚀最轻、墒情好、养分损失最小。[结论]风沙地花生茬休闲期采取播前旋耕是首选防蚀耕作措施。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花生茬秋芝麻轻简化播种方式对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魏林根,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杜金平. 2017

[2]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阜花9号. 王德生. 2010

[3]油用型花生新品种阜花12号. 王德生. 2012

[4]大粒高产花生新品种阜花11号. 王德生. 2011

[5]风沙地花生防风蚀种植技术. 于洪波,史普想,于树涛,孙泓希,于国庆. 2014

[6]风沙半干旱区有机苜蓿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赵艳,于国庆,赵立仁,吕林有,关冰. 2017

[7]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晓红,李玉华,王慧新,崔瑞,陆岩,蔡立夫,吴丹. 2009

[8]风沙半干旱区秸秆覆盖微集水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慧新,颜景波,姜涛,何跃,孙占祥,陈尔冉. 2008

[9]辽西地区秸秆覆盖微集水技术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玉华,王慧新,颜景波,司洪华. 2009

[10]章古台风沙地生态修复模式载畜量情况调查与分析. 于国庆,胡鹏飞,曹凤芹,姜涛,李亚男. 2007

[11]风沙半干旱区谷子花生间作效应研究. 王海新,张宇,王慧新,史普想,陆岩. 2018

[12]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洋,殷业超,张丽丽,艾婷婷. 2023

[13]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土壤水分的影响. 孙鸿文,王慧新,颜景波. 2009

[14]风沙地玉米粮饲用带状间作提产与防风蚀效应研究. 赵立仁,于国庆,王海新,姜涛,王慧新,孙陶,吴增华,蔡立夫,张宇. 2017

[15]农业系统中磷的输移及利用. 刘海英,刘长海. 2004

[16]不同耕作措施对冷浸田亚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林海波,陈正刚,张钦,崔宏浩,朱青,张中和,胡萍. 2015

[17]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18]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2017

[19]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2

[20]农业管理措施对泥沙流失的影响. 刘焕德,孙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