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处理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顺华

作者: 宋顺华;吴萍;孟淑春;宫国义;邢宝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处理;快速干燥;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5-9

摘要: 利用干燥与药剂相结合、引发与药剂相结合的种子采后处理方法对西瓜种子的除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应用PCR方法检测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幼苗生长方法检测人工接种和自然带菌(Ac)的西瓜种子,结果表明,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中,从没有发酵经室内阴干4h后热风烘干、以及不管是否发酵室内阴干的种子上均检测到Ac菌的特异性条带。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种子随着室内阴干时间的延长,幼苗细菌性果斑病(BFB)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由阴干3h的0.9%上升到阴干6h的20.4%。同时随着阴干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成苗率降低,由阴干3h的52.6%下降到阴干6h的23.9%。说明快速干燥能有效控制带菌种子幼苗BFB的发生,提高种子的健康质量。不同杀菌剂对自然带菌(Ac)西瓜种子杀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药剂处理种子还是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种子,其种子质量都没有显著的差别。药剂处理的种子平均每株幼苗的鲜质量均高于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种子幼苗的鲜质量。通过幼苗生长鉴定,含药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57.1%~78.6%之间,而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84.6%~100.0%之间。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对降低幼苗BFB发病率的效果要差。

分类号: S436.5

  • 相关文献

[1]一种新种子处理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学军,朱文军,王登明,张龑,李寐华,伊鸿平. 2011

[2]种子处理对西瓜苗期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 宋顺华,徐秀兰,吴萍,孟淑春,耿丽华. 2017

[3]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 2004

[4]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 . 2016

[5]黑龙江省露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1). 贾云鹤. 2014

[6]西瓜品种资源抗细菌性果斑病苗期鉴定. 康保珊,段曼曼,彭斌,李超汉,吴会杰,顾卫红,古勤生. 2022

[7]山东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张悦丽,齐军山,张博,李林,徐作,郑继法,李长松. 2014

[8]黑龙江省露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贾云鹤. 2014

[9]药物浸种处理防治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试验. 韦志扬,李文信,覃斯华,黄金艳,洪日新,李天艳. 2011

[10]种子处理对西瓜出苗率和幼苗长势的影响. 徐秀兰,宋顺华,耿丽华,徐茂,芦金生,相玉苗,高会芳. 2014

[11]西瓜重要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徐秀兰,宋顺华,张志勇,吴学宏,耿丽华. 2016

[12]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13]种子处理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效果及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张谦,王树林,祁虹,冯国艺,王燕,雷晓鹏,梁青龙,林永增. 2019

[14]种子处理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及效果. 于居龙,张国,缪康,赵来成,庄义庆,姚克兵,郭慧芳,方继朝,束兆林. 2020

[15]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师勇强,师勇强,冯鸿杰,魏锋,赵丽红,李艳,冯自力,朱荷琴. 2020

[16]“入田”拌种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张德政,张德政,朱荷琴,冯自力,师勇强,冯鸿杰,赵丽红,魏锋,彭军. 2020

[17]三氟苯嘧啶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稻飞虱的控制效应. 张国,于居龙,束兆林,张建华,姚克兵,方继朝,罗光华,吴进才,戈林泉. 2021

[18]药剂处理种子对花生茎腐病防治效果. 袁虹霞,李洪连,汤丰收,王振跃,邢小萍,孙炳剑,董文召. 2006

[19]噻呋酰胺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应及其安全性评价. 姚克兵,于居龙,张国,赵来成,缪康,束兆林,杨红福,徐超,朱凤. 2021

[20]秋播小麦种子处理配剂应用效果研究. 谢咸升,卫玲.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