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桃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洁群

作者: 范洁群;褚长彬;吴淑杭;周德平;姜震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果实品质;生物肥料;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55-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选择肥效较好的微生物菌肥以促进桃树生长,在上海桃生产基地进行了4种常见微生物菌肥对桃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影响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GEM 10 mL处理肥效最佳,提高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桃树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大幅度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固酸比,减少了可滴定酸含量。除了BIO 250 mL+K 250 mL+ZK 250 mL处理外,其他3个微生物菌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除了BIO 250 mL处理外,其他3个微生物菌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放线菌数量。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不同微生物肥料对西藏桃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姗姗,赵凡,邓岚,曾秀丽. 2016

[2]连续两年沼液与化肥配施对桃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杜彩艳,鲁海燕,熊艳竹,孙曦,孙秀梅,普继雄,张乃明. 2023

[3]普利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效研究. 于海英. 2001

[4]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史书强,赵颖,何志刚,娄春荣. 2016

[5]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改良土壤的研究进展. 芦奕晓,牟乐,杨惠敏. 2019

[6]高粱生长及其土壤环境对不同培肥措施的响应. 董二伟,王成,丁玉川,王劲松,武爱莲,王立革,焦晓燕. 2017

[7]种植及翻压绿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白小军,冯海萍,张丽娟,曲继松,杨冬艳,郭文忠. 2014

[8]三江源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魏佳宁,马红梅,邵新庆,张建全,余群,柴琦,钟梦莹. 2016

[9]沼液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与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左狄,吕卫光,李双喜,郑宪清,张娟琴,黄仁影,张翰林. 2018

[10]晋西北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碳氮、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刘爽,王雅,刘兵兵,刘海龙,刘勇. 2019

[11]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腐熟剂对下茬水稻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周德平,褚长彬,赵峥,范洁群,吴淑杭. 2018

[12]复合菌剂对盆栽番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曹恩珲,侯宪文,李光义,黄庆茂,李勤奋. 2011

[13]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在养分调控中的作用. . 2019

[14]茶树/大豆间作对茶树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 2019

[15]五种不同伴生栽培对黄瓜耕层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晓梅,程亮,韩勇,禹涛. 2020

[16]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制约因子及修复技术. 贺金生,刘志鹏,姚拓,孙书存,吕植,胡小文,曹广民,吴新卫,李黎,卜海燕,朱剑霄. 2020

[17]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董文,张青,罗涛,王煌平. 2020

[18]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张翰林,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周胜,孙会峰,吕卫光. 2021

[19]耕层重构对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王燕,张谦,王树林,韩硕,冯国艺,董明,钱玉源,祁虹. 2021

[20]双季稻-绿肥种植系统下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性状的影响. 张成兰,艾绍英,杨少海,宁建凤,王荣辉,李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