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氨挥发损失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文建

作者: 夏文建;周卫;梁国庆;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陈云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麦轮作;氨挥发;水稻土;优化施氮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0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6-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密闭室连续通气法研究了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肥料氮素氨挥发损失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 11.37~17.05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4.75%5~.43%,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35~d,肥料氨挥发过程持续71~0 d;水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32.506~2.82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8.24%1~9.38%,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23~d,氨挥发过程持续57~d。水稻季和小麦季氨挥发之间差异显著,整个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约占整个轮作体系的74.08%7~8.65%。同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肥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肥料氮的氨挥发损失。

分类号: S511`S512.1`S143

  • 相关文献

[1]东北黑土玉米单作体系氨挥发特征研究. 纪玉刚,孙静文,周卫,梁国庆,何萍,马献发,魏丹,吴英. 2009

[2]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_2O排放研究. 梁国庆,周卫,夏文建,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陈云峰. 2010

[3]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王淳,周卫,李祖章,刘秀梅,孙刚. 2012

[4]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优化施氮对养蟹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刘国丽,牛世伟,徐嘉翼,隋世江,叶鑫,王娜. 2019

[5]优化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李升东,冯波,韩伟,李文杰,李宗新,王宗帅,李华伟,毕香君,司纪升,张宾. 2020

[6]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2、H4和H2O 通量的影响. 王永生,张爱平,刘汝亮,杨世琦,李存军. 2016

[7]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_2、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王永生,张爱平,刘汝亮,杨世琦,李存军. 2016

[8]优化施氮对设施番茄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寇长林,骆晓声,巨晓棠. 2021

[9]不同水氮处理对棉田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残留的影响. 周永萍,田长彦,王平. 2010

[10]优化氮肥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高产优质大白菜品种筛选. 王军杰,刘发波,张芬,马皓月,马笑,梁涛,陶伟林,郑阳,曹海霖,陈新平,王孝忠. 2023

[11]免耕法在太湖稻麦轮作地区的应用效果. 潘遵谱,许学前,吴敬民. 1986

[12]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蒋敏,沈明星,施林林,沈新平,戴其根. 2013

[1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施林林,沈明星,蒋敏,陆长婴,王海侯,吴彤东,周新伟,沈新平. 2013

[14]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15]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张志毅,范先鹏,夏贤格,杨利,刘冬碧,张富林,熊桂云,吴茂前,冯婷婷. 2019

[16]不同耕作措施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区土壤蓄水抗蚀性及产量的影响. 谢瑞芝,汤永禄,李朝苏,王欣,何晓莹,李少昆. 2014

[17]减量施肥模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威,熊又升,徐祥玉,黄修荣,贺文杰,周剑雄,袁家富. 2018

[18]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碳氮流失的影响. 赵峥,周德平,褚长彬,吴淑杭. 2018

[19]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能值分析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朱冰莹,陈留根,盛婧,郑建初. 2019

[20]秸秆腐熟剂对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胡洪涛,曹春霞,闵勇,张舒,夏贤格,汪本福,张佑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