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水干燥处理对机采卷曲形绿茶副茶外形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桂安辉

作者: 桂安辉;叶飞;高士伟;龚自明;郑琳;王雪萍;汤星;陈绪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卷曲形绿茶;复水干燥;副茶;容重;碎茶率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56-161

摘要: 机采茶原料老嫰混杂,长短不一,经初制、精制后,副茶较多,如何充分利用副茶,提高其经济效益,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机采鲜叶制成的卷曲形绿茶精制后所得的副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复水比、不同干燥时间等对机采卷曲形绿茶副茶容重、碎茶率、干茶和茶汤色泽等外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水比样品容重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阈值后不再显著变化,干燥时间越长,碎茶率越高。不同复水比干燥不同时间,干茶和茶汤的色差值则呈现较大差异。以容重增加同时控制碎茶率,干茶亮度提升,色泽偏绿为筛选标准,综合比较表明当复水比5:1、干燥7 h时,可以较好地提升副茶外形,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基于复水干燥的绿茶干茶色泽提升工艺研究. 张坚强,叶阳,朱宏凯,黄藩. 2016

[2]都匀毛尖清洁化生产线加工工艺. 申东,何萍,莫从信,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1

[3]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改善机采绿茶理化品质研究. 叶飞,龚自明,桂安辉,滕靖,高士伟. 2019

[4]卷曲形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桂安辉,叶飞,高士伟,龚自明,王雪萍,汤星. 2019

[5]不同整地方法对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洋,于希臣,郭小坡,李传本,李宏霞,党旭辉,王洪昆,刘立国,张静. 2003

[6]蔬菜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筛选研究. 焦永刚,石琳琪,董灵迪,郭敬华,曹彩霞. 2010

[7]关于影响玉米籽粒容重的栽培技术研究. 刘海天,马晶,刘武仁. 2016

[8]陆地棉棉籽不同发育期容量和种仁率的遗传分析. 骆霞虹,卢正中. 1998

[9]稻麦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吴俊松,刘建,刘晓菲,杨海水,王小华,许明敏,魏亚凤,卞新民. 2016

[10]温州海涂围垦区的土壤特性. 杨升,王金旺,陈秋夏,夏海涛,李效文,魏馨. 2016

[11]3种牧草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的适应性及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张哲,杜桂娟. 2014

[12]65%赖氨酸硫酸盐物理性状的研究. 石现瑞,张建东,潘宝海,谯仕彦,王德辉. 2006

[13]青贮饲料裹包密度分布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孟繁佳,孟德伦,孙伟. 2020

[14]玉米秸秆复合渗灌管研制及渗水性能研究. 仵峰,王富斌,宰松梅,楚运旺. 2019

[15]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太魁,马政华,寇长林,张香凝,吕金岭,郭战玲,王洪斌. 2017

[16]浅析提高秸杆饲用价值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张吉鹍,王建华,程建波. 2004

[17]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刘小宁,蔡立群,黄益宗,董博,南学军,高志强. 2017

[18]晋西北不同土地恢复管理措施下土壤物理性状分析. 刘爽,王雅,刘海龙,张鸾. 2019

[19]油料作物对土壤紧实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沈浦,冯昊,罗盛,王才斌,陈殿绪. 2015

[20]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积累及其与容重的相关性分析. 何贤芳,董旭,赵莉,都斌斌,卢茂昂,邓骋,汪建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