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近岸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沟渠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安强

作者: 陈安强;雷宝坤;刘宏斌;王洪媛;翟丽梅;毛妍婷;张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田氮磷流失;沟渠径流;种植类型;灌排单元;洱海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697-7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种植类型对沟渠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洱海西岸苗木地、菜地和稻田3种种植类型农田内的典型灌排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沟渠径流流入和流出灌排单元断面的氮、磷浓度,分析不同种植类型对沟渠径流氮、磷浓度的影响及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沟渠出水径流氮、磷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地、稻田和苗木地,其中稻田和苗木地沟渠出水口径流总氮(TN)浓度大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而总磷(TP)浓度低于地表Ⅳ类水标准,菜地沟渠出水口径流TN、TP浓度远大于地表V类水标准。菜地沟渠出水口径流中各形态氮、磷浓度均大于沟渠入水口,苗木地则相反。5、6月稻田沟渠出水口径流各形态氮、磷浓度大于沟渠入水口,其他月份则相反。3种种植类型下沟渠径流氮磷的主要形态为无机氮和可溶性总磷(DTP),分别占TN和TP浓度的70.32%~81.49%和70.33%~79.33%,NO_3~--N占无机氮浓度的75.13%~84.75%。不同种植类型对沟渠径流TN、NH_4~+-N、NO_3~--N、TP和DTP浓度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地(56.41%、85.81%、44.61%、66.17%和64.80%)、稻田(-4.50%、-15.14%、-10.01%、-0.85%和-0.29%)和苗木地(-89.88%、-64.81%、-96.49%、-72.11%和-69.69%)。

分类号: X52

  • 相关文献

[1]江汉平原水稻季灌排单元沟渠中氮磷变化特征及其环境风险. 华玲玲,张富林,翟丽梅,刘宏斌,范先鹏,王洪媛. 2018

[2]基于MODISNDVI多年时序数据的农作物种植识别. 许青云,杨贵军,龙慧灵,王崇倡,李鑫川. 2014

[3]盐碱地不同种植类型棉田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效益研究. 马惠,杨军,张延霞,辛承松,林香青. 2018

[4]崇明岛深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碳储存特征分析. 张翰林,宋科,施俭,吴裕,郑宪清,何七勇,李双喜,张娟琴,申广荣,吕卫光. 2017

[5]环渤海七省(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调查. 赵同科,张成军,杜连凤,刘宝存,安志装. 2007

[6]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姚金玲,郭海刚,倪喜云,王风,郑宏艳,杨怀钦,杨苏树,任天志. 2019

[7]中国云南洱海周边褐家鼠的体表寄生虫群落组成(英文).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9

[8]不同施肥方式下洱海流域水稻-大蒜轮作体系氮磷径流损失研究. 姚金玲,张克强,郭海刚,王风,张贵龙,任天志. 2017

[9]洱海北部农田土壤碳、氮状况及肥力效应. 胡万里,段宗颜,鲁耀,翟丽梅,陈兴位,刘培才. 2011

[10]洱海周边地带社鼠体表寄生虫的多样性调查.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9

[11]云南洱海周边地带社鼠体表寄生虫的群落组成(英文).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9

[12]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陈安强,雷宝坤,胡万里,毛妍婷,杨艳鲜,付斌,张丹. 2018

[13]云南省洱海周边地带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多样性调查.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9

[14]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和氮素流失风险的影响. 申军强,刘宏斌,胡万里,翟丽梅,雷宝坤. 2013

[15]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万国江,白占国,王浩然,黄荣贵,白占国. 2000

[16]农田氮素管理模式对洱海流域大蒜生长和氮素流失风险的影响. 刘培财,雷宝坤,翟丽梅,倪喜云,罗兴华,胡万里,刘宏斌. 2011

[17]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杨艳鲜,张丹,雷宝坤,刘宏斌,翟丽梅,毛妍婷,冯光恒,陈安强. 2017

[18]洱海周边地带小兽体表蚤类调查.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龚正达,吴滇,张政昆,张丽云. 2009

[19]散落核素~7Be和~(137)Cs在洱海和红枫湖沉积物中蓄积对比. 白占国,万国江,刘东生,黄荣贵.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