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赤眼蜂对高粱害虫的防效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继红

作者: 张继红;郭力;苗麟;孟茜;张寰;佟岩;王红托;李瑄;吕芃;王金萍;殷三强;秦启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卵寄生蜂;生物防治;捕食者丰度;成本效益分析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689-6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高粱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饲用、制糖及酿酒用作物,其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非常有限。本研究连续2年在河北省衡水高粱种植区,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Matsumura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的试验示范,以期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高粱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经济和可靠的害虫防治手段。【方法】赤眼蜂防治试验和化学防治试验分别在两个村子的高粱田内进行。通过统计植株被害率、田间捕食性天敌的丰度及高粱产量等参数,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进一步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结果】赤眼蜂防治在减轻植株被害率和提高田间捕食性天敌丰度等方面优于化学防治,同时也实现了高粱的增产增收。与化学防治相比,2019年,赤眼蜂防治显著降低了高粱叶片被害率,田间捕食性天敌的丰度提高了3.96倍,产量略有提高,害虫防治成本相对更低,差额净收入增加了305.47元/hm~2;2020年,赤眼蜂防治显著降低了高粱穗部被害率,田间捕食性天敌的丰度提高了2.66倍,产量增加了1 392.5 kg/hm~2,单位面积防治成本虽略有增高,但综合起来,差额净收入却增加了3 644.05元/hm~2(19.90%),增收效果显著。【结论】与化学防治相比,松毛虫赤眼蜂不仅防治害虫效果更好,而且增加了田间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天敌的丰度,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高粱害虫是一种可行、高效并极具竞争力的生物防治手段,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茶翅蝽沟卵蜂和黄足沟卵蜂对茶翅蝽的寄生潜能研究. 钟永志,张峰,周长青,杨世勇,张金平. 2015

[2]夜蛾黑卵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卵的生物学特性. 霍梁霄,周金成,宁素芳,赵倩,张龙喜,张柱亭,张礼生,董辉. 2019

[3]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的初步评价. 赵旭,朱凯辉,张柱亭,何康来,张礼生,周金成,董辉. 2020

[4]广东省柑桔生产现状与成本收益分析. 孙新,蒋新祥,郑有为. 2009

[5]华北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池成本效益分析. 刘红梅,黄永春,张贵龙,赖欣,杨殿林. 2011

[6]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灌溉定额与灌溉布局成本效益分析. 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边金霞,王平. 2023

[7]养殖场沼气工程商业化集中供气补贴分析. 吴进,闵师界,朱立志,程静思,李谦,邓良伟,雷云辉,张敏. 2015

[8]广东省香蕉生产现状与成本收益分析. 吴雪珍,洪少朋,黄秉智,刘嘉,郑玉燕. 2009

[9]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卵块表面鳞毛层对夜蛾黑卵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霍梁霄,王美靖,宁素芳,张龙喜,张柱亭,何康来,张礼生,周金成,董辉. 2020

[10]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卵寄生蜂缨小蜂形态观察和寄生率考评. 韩宝瑜,林金丽,周孝贵,章金明. 2009

[11]假眼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慧玲,林乃铨. 2008

[12]卵寄生蜂对甘蔗螟虫寄生情况的初步调查. 黄诚华,魏吉利,商显坤,王丹. 2015

[13]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祝小祥,苍涛,王彦华,吴长兴,赵学平,王强. 2014

[14]桂中、桂南蔗区甘蔗条螟卵寄生蜂调查. 黄诚华,商显坤,魏吉利,王伯辉. 2012

[15]甘蓝夜蛾天敌种类调查与优势种利用研究. 张筱秀,贺沛芳,周运宁,连梅力,李唐. 2011

[16]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王彦华,俞瑞鲜,赵学平,安雪花,陈丽萍,吴长兴,王强. 2012

[17]卵跳小蜂Ooencyrtus nezarae Ishii对豆缘蝽和豆璧蝽卵的选择性和密度反应(英文). 俞晓平,和田节. 2001

[18]甘蓝夜蛾天敌和类调查与优势和利用研究. 张筱秀,贺沛芳,周运宁,连梅力,李唐. 2011

[19]不同生态因子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卵的影响. 付开赟,李爱梅,丁新华,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阿尔孜姑丽·肉孜,冯宏祖,李晓维,郭文超. 2023

[20]武汉地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卵寄生蜂种群消长动态. 毛迎新,谭荣荣,龚自明,刘明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