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洁夫

作者: 张洁夫;傅寿仲;盖钧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MICMS;育性;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42-1429/S

年卷期: 2000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 MI 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 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 :( 1 )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 ,F2 符合 3∶ 1 ,BC1 符合 1∶ 1 ,不同试验、不同组合间分离比例同质 ,MI CMS系统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 2 )恢复系宁 R1、宁 R3和宁 R4的恢复基因属同一位点 ;( 3 )恢复系宁 R1和宁 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 ,宁 R2和宁 R3的细胞质是不育细胞质

分类号: S565.403.51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盖钧镒. 1999

[2]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与早熟性遗传研究. 盛孝邦,段美娟. 2000

[3]油菜优质新不育系黔油2AB育性鉴定及遗传研究. 王通强,黄泽素,田筑萍,代文东. 2001

[4]高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稳定性的影响.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2016

[5]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F_1衍生后代的育性及性状变异.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 1993

[6]甘蓝型纯黄籽油菜YR5602种子粒色遗传研究. 陈大伦,张瑞茂,曾章丽,李敏,汤晓华. 2007

[7]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良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 2002

[8]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9]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遗传研究. 王华,汤晓华,赵继献. 2001

[10]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材料104S的发现及遗传特性分析. 肖钢,官春云. 2009

[11]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新材料RM3231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12]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数207AB的选育及遗传. 杜才富,侯国佐. 1997

[13]甘蓝型油菜细胞雄性不育材料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王华,戴凤. 1999

[14]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5]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6]甘蓝型油菜紫红叶标记性状的遗传研究. 黄泽素,王通强,杨晓容,代文东,李德珍. 2005

[17]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赵磊,曹金华. 2010

[18]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咸志慧,龙卫华,谭筱玉,胡茂龙,浦惠明. 2022

[19]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20]油菜抗咪唑啉酮性状的遗传及其应用. 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傅三雄,戚存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