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满若君
作者: 李杨瑞;卜朝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蝴蝶兰;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07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12-16
摘要: 蝴蝶兰是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著名盆栽植物,用种子、茎尖、茎段、根尖、叶、花梗等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获得了成功。不同外植体、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蝴蝶兰原球茎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在兰花的转基因研究中,以基因枪法成功转化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农杆菌介导法,其它转化方法还有PEG法、电激法、花粉管通道法等。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为以后目的外源基因的转入奠定基础,同时对于蝴蝶兰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以及生物技术在兰花上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 2002
[2]菠萝(台农1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转化菠萝的研究. 蒋黎明,唐益雄. 2006
[3]谷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李臻,刘炜,管延安,王庆国,潘教文. 2015
[4]蝴蝶兰种子胚组织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黄冬华,谢启鑫,李宝光,宋小民,陶秀花. 2009
[5]蝴蝶兰外植体酚类物质和活性氧代谢与组培褐变的关系. 赵滢,杨树华,葛维亚,李秋香,陈红霞,葛红. 2010
[6]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谢启鑫,黄虹,孙芳芳,宋小民,黄冬华,李宝光. 2011
[7]不同光质的LED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任桂萍,王小菁,朱根发. 2016
[8]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抑制及其生理机制. 赵滢,杨树华,李秋香,葛红. 2013
[9]蝴蝶兰幼嫩花梗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张彦妮,边红琳,陈立新. 2011
[10]6种真菌诱导子对V3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陈金花,石蕾,王存,杨光穗. 2014
[11]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 张敏,曾燕红,陆耀,玉新爱. 2022
[12]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影响. 杨玲,葛红,黄绵佳,赵滢. 2008
[13]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分析. 李晓晨. 2016
[14]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刘真华,葛红,郭绍霞,刘洪涛,曹灿景,周玉杰,李秋香. 2005
[15]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刘晓燕,向青云,刘玲玲,王天文,赵宁,张朝君. 2005
[16]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丹,陈和明,吕复兵. 2017
[17]蝴蝶兰组织培养培养基组成的初步研究. 王平,吴海红,赵兴华,闫立萍. 2004
[18]蝴蝶兰花梗节间段培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鲁雪华,郭文杰,徐立晖,林新华. 2002
[19]不同光照强度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2006
[20]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尤海波,司亮.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伯克霍尔德菌通过改善生理适应性及调节铝响应基因的表达增强甘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作者:陆珍;谢光杰;Qaisar KHAN;覃英;黄毓燕;郭道君;杨婷婷;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王震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甘蔗;铝胁迫;生理适应性;耐铝基因
-
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及花汛期的影响
作者:李先民;李琴;黄展文;孙明艳;苏群;卢家仕;卜朝阳;李春牛
关键词:茉莉花;肥料配施;“3414”试验;产量;花汛期
-
4株甘蔗固氮菌株活化土壤养分及影响土壤酶活的分析
作者:谢显秋;张瑞楠;韦江璐;黄毓燕;陈炯宇;李杨瑞;邢永秀
关键词:甘蔗;固氮菌;土壤养分;活化作用;有机酸
-
一种茉莉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作者:孙明艳;刘可丹;李春牛;李先民;喇燕菲;卜朝阳
关键词:茉莉;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
茉莉花全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其亲缘关系鉴定
作者:李春牛;苏群;李先民;黄展文;孙明艳;卢家仕;王虹妍;卜朝阳
关键词:茉莉花;SSR分子标记;亲缘鉴定;遗传多样性;全基因组
-
甘蔗赤霉素合成基因ScGA3ox的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范业赓;赖振光;李燕娇;陈荣发;闫海锋;邓宇驰;丘立杭;周忠凤;李杨瑞;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赤霉素合成基因;ScGA3ox;过表达
-
1株根瘤菌在甘蔗体内的定殖及固氮效率分析
作者:林丽;谢金兰;莫璋红;李长宁;梁强;罗霆;李杨瑞
关键词:固氮;甘蔗;内生细菌;根瘤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