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CRISPR工程大肠埃希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植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晨吟

作者: 任晨吟;高思琦;李浩;唐标;杨华;刘月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RISPR工程大肠埃希菌;肠道定植能力;定植效率;ICR小鼠

期刊名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ISSN: 1674-5817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541-550

摘要: 目的 利用小鼠对2株大肠埃希菌工程菌Nissle1917和BW25113在肠道的定植能力与定植效率进行评价,以筛选出肠道定植效率高的菌株,为后续利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Cas)系统的工程菌消减体内耐药菌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每株工程菌的实验共取70只18~20 g的ICR小鼠,雌雄各半,操作时小鼠区分性别并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10只(6只实验,4只对照)。实验组灌胃2×1010个工程菌共200μL,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PBS。灌胃后1、3、6、12、24、48、72 h分别取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胃、回盲部、结肠组织及内容物,分别采用平板划线、荧光镜检和PCR法检测工程菌,比较Nissle1917和BW25113这2菌株在小鼠体内的定植能力与效率。结果 灌胃后前6个时段(1、3、6、12、24、48 h)中,3种方法检测到2株菌在胃、回盲部、结肠组织有定植,淋巴结未检到目标菌株;而72 h有且仅有Nissle1917菌定植于回盲部和结肠组织,Nissle1917和BW25113两株菌的定植效率分别为100%和0。结论 Nissle1917菌定植效率高于BW25113菌,且能较长时间定植于回盲部和结肠组织,提示其可作为防控耐药基因传播用CRISPR系统的备选载体菌。

分类号: R-332

  • 相关文献

[1]茶叶中EGCG对小鼠抗凝血作用实验研究. 王贤波,成浩,赵芸,黄海涛. 2011

[2]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肌肉蛋白提取物对致敏小鼠体内酶的影响. 孙超,傅玲琳,王彦波. 2016

[3]螺旋藻(胶囊)对ICR种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唐玉邦,虞利俊,裴勤,韩建明,王恒义. 2011

[4]肠炎沙门菌感染ICR小鼠模型的建立. 王伟,尹海畅,吕兴峰,刘思国,陈洪岩,孟庆文. 2017

[5]利用ICR小鼠模型对PCV2感染中TLR3信号通路的研究. 姜雪婷,黄立平,王伟,危艳武,刘赛宝,鲁国涛,刘长明,孟庆文,陈洪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