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卢燕

作者: 王卢燕;张昌朋;王祥云;何红梅;赵学平;蒋金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肟菌酯;斑马鱼;生物富集;急性毒性;水生生物基准;水生生态风险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3 年 25 卷 001 期

页码: 220-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PRiME HLB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斑马鱼中肟菌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在0.0001~0.05 mg/L范围内,肟菌酯进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5和0.05 mg/L时,肟菌酯在水样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8.9%;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1和10 mg/kg时,其在鱼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0.5%~104%,RSD为1.4%~3.3%.肟菌酯在水样中的定量限(LOQ)为0.0005 mg/L,在鱼肉中的LOQ为0.01 mg/kg.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在水生生物鱼类的1/10急性毒性基准剂量(ALB)值(7.15×10?4 mg/L)和ALB值(7.15×10?3 mg/L)、斑马鱼的1/100 LC50值(5.10×10?4和1.20×10?3 mg/L)以及1/10 LC50值(5.10×10?3和1.20×10?2 mg/L)剂量暴露下,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肟菌酯连续暴露192 h后,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系数(BCF)为113~178,具有中等生物富集效应.研究表明,生产中在使用肟菌酯时,应考虑其低浓度暴露下因生物富集作用而对水生生物引起的生态毒理学风险.

分类号: S482.2%TQ450.26%O657

  • 相关文献

[1]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吴迟,刘新刚,何明远,董丰收,徐军,吴小虎,郑永权. 2017

[2]叶菌唑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李如美,戴争,王维,张霞,郇恒尚,李丹丹,高宗军. 2019

[3]嘧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研究. 苗海生,余向阳,王鸣华,刘贤进. 2012

[4]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5]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6]手性农药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发育毒性. 高腾飞,李敏敏,孔志强,王瑞,全蕊,张嘉,李瑞瑆,叶丰,Frédéric Francis,王凤忠,范蓓. 2021

[7]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同剂型对斑马鱼急性毒性效应. 蒋红云,张兰,张燕宁,毛连刚. 2016

[8]三唑酮对斑马鱼和稀有鮈鲫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比较. 蒋金花,吴声敢,陈江滨,吴长兴,蔡磊明,赵学平. 2015

[9]氰戊菊酯对斑马鱼和稀有鮈鲫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 蒋金花,陈江滨,吴声敢,俞瑞鲜,王彦华,苍涛,蔡磊明,赵学平. 2015

[10]通过多阶段暴露试验评价嘧菌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发育毒性. 穆希岩,黄瑛,罗建波,沈公铭,李绪兴,雷云雷,李应仁,李学锋,王成菊. 2017

[11]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和风险评价. 林涛,曾兆华,朱珍珍,林莹,徐燕萍,夏金梅,魏辉,游泳. 2019

[12]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研究. 吴声敢,吴长兴,陈丽萍,苍涛,俞瑞鲜,王彦华,赵学平. 2009

[13]苯醚甲环唑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评价. 陈昂,蒋桂芳,卓凌,罗香文,张松柏,张德咏,刘勇. 2014

[14]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裘丽萍,范立民,刘琦,陈家长. 2015

[15]3种酰胺类除草剂对斑马鱼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效应. 程艳红,葛婧,胡高洁,蔡磊明,陈列忠,蒋金花. 2017

[16]3种植物源农药对鹌鹑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张战泓,刘勇,罗香文,何明远,张松柏,张德咏. 2010

[17]四溴联苯醚对3种典型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孟顺龙,陈曦,裘丽萍,宋超,范立民,郑尧,陈家长,徐跑. 2019

[18]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王雅东,林庆胜,李祥英,夏晓明. 2016

[19]3种苯胺类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裘丽萍,范立民,刘琦,陈家长. 2016

[20]叶菌唑与肟菌酯及其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及白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 吉沐祥,邬劫,王晓琳,黄洁雪,朱建飞,饶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