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NPP增长明显(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芳

作者: 刘芳;闫慧敏;顾峰雪;牛忠恩;黄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VPM;退耕还林工程;黄土高原

期刊名称: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ISSN: 1674-764X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413-4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对该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500 m,8天)和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模型估算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2000–2015年黄土高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黄土高原植被NPP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空间上,植被NPP显著增加集中在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包括陕北、山西吕梁山区。NPP较高的冲积平原,植被NPP有所减少。2006–2010年植被NPP显著增加的区域较2000–2005年有北移的趋势,集中在榆林和延安等地。各植被类型和坡度等级上植被NPP呈增加趋势,其中水土流失较易发生的丘陵沟壑区域如黄土高原中部(吕梁山区,陕北地区)和黄土高原东南部,植被恢复较为明显。

分类号: Q948

  • 相关文献

[1]基于OGC WPS的碳循环模型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吴楠,何洪林,张黎,任小丽,周园春,于贵瑞,王晓峰. 2012

[2]法国小麦种质VPM抗性系统的分子标记检测. 李鹏,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2013

[3]基于地面涡度数据的中国草原区GPP遥感产品验证. 唐欢,李振旺,丁蕾,沈贝贝,王旭,徐丽君,辛晓平. 2018

[4]基于地面涡度数据的中国草原区GPP遥感产品验证. 唐欢,李振旺,丁蕾,沈贝贝,王旭,徐丽君,辛晓平. 2018

[5]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陈波. 2020

[6]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初探. 李哲敏,高春雨,张劲松. 2006

[7]1999-2012年三江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固碳释氧量测评. 张岩,韦振锋,黄毅. 2016

[8]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 林慧龙,常生华,李飞. 2007

[9]锡林郭勒草地产草量空间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文华,贾志斌,卓义,蒋欣阳. 2016

[10]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崔霞,冯琦胜,梁天刚. 2007

[11]高寒草甸恢复演替过程中生产力与植物功能特征关系的研究. 张灵菲,魏斌,葛庆征,郝敏,傅华,张卫国,江小雷. 2012

[12]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池源,石洪华,孙景宽,李捷,杨帆,付战勇. 2018

[13]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甘南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许静,陈迪,李文龙,魏巍. 2019

[14]基于CASA-VPM模型的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研究. 刘剑锋,陈琳,孟琪,王璇,王远征,王来刚,张喜旺. 2019

[15]陇中半干旱丘陵区沙打旺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吴学栋,董俊,乔小林. 1990

[16]基于SEBAL模型的农作物NPP反演. 苏伟,刘睿,孙中平,刘婷,姜方方,曹飞. 2014

[17]1999—2015年若尔盖草原湿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郭斌,王珊,王明田. 2020

[18]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系统碳动态对降雨、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响应的模拟. 郭丁,郭文斐,赵建,特木其勒图,李旭东,傅华,骆亦其. 2018

[19]红豆草地下部植物量和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高青山,胡自治. 1990

[20]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碳平衡研究. 侯向阳,徐海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