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菌伴侣蛋白Hfq与小RNA GcvB结合位点的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令狐远凤

作者: 令狐远凤;潘永;杨阳;段世宇;张家莉;张宝太;杨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门菌;λ-Red同源重组系统;GcvB;伴侣蛋白Hfq;oppA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4110-4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探究Hfq与GcvB可能的作用结合位点,本研究首先筛查GcvB中Hfq结合偏好型富U基序。通过λ-Red同源重组酶系统构建GcvB富U基序突变或截短菌株,构建GcvB终止子茎延伸菌株。运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构建相应的hfq基因缺失菌株以及oppA::lacZ基因融合菌株。通过qRT-PCR检测重组菌株的gcvB基因转录水平,β-半乳糖苷酶试验检测oppA基因编码蛋白水平。预测结果显示,GcvB存在2个Hfq结合偏好型富U基序U5和U8。qRT-PCR结果显示,U5基序的突变未造成gcvB基因转录水平明显的变化,而gcvB基因转录水平随U8基序的截短而下调,截短为U5和U4时下调最为明显,分别下调40.5%和37.5%。延伸U4截短菌株的GcvB终止子茎,结果发现,gcvB基因转录水平几乎恢复到了对照组的水平,同时也发现,尽管U4截短菌株gcvB基因转录水平得以恢复,却丧失了Hfq协同GcvB转录后负调控oppA mRNA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U5基序与Hfq维持GcvB稳定性无明显关联。U8基序对Hfq协助GcvB转录后负调控oppA mRNA以及维持GcvB稳定性是重要的,推测其为Hfq与GcvB的作用结合位点。

分类号: S852.61

  • 相关文献

[1]鼠伤寒沙门氏菌LT2 Hfq与fadL、ompN、ybfM mRNA 5'UTR结合位点的预测与验证分析. 令狐远凤,杨阳,潘永,段世宇,张家莉,张宝太,杨琦. 2022

[2]鼠伤寒沙门氏菌LT2 Hfq与fadL、ompN、ybfM mRNA 5′UTR结合位点的预测与验证分析. 令狐远凤,杨阳,潘永,段世宇,张家莉,张宝太,杨琦. 2022

[3]沙门氏菌sRNA RybB及伴侣蛋白Hfq对孔蛋白OmpW表达的调控作用. 令狐远凤,潘永,杨阳,段世宇,张家莉,杨琦. 2023

[4]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Ⅲ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调控. 张家莉,潘永,段世宇,令狐远凤,郑如雯,杨琦. 2023

[5]副猪嗜血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 杨玉菊,郑楠,符芳,柴政,姜福成,王香玲,张雪云,王卓,李曦. 2014

[6]副猪嗜血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郑楠,符芳,柴政,姜福成,王香玲,张雪云,王卓,李曦. 2013

[7]鼠伤寒沙门菌伴侣蛋白Hfq与oppA mRNA 5′ UTR结合位点的预测与验证分析. 张家莉,潘永,杨阳,令狐远凤,杨琦. 2023

[8]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技术构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LT敲除菌株. 檀克勤,马现永,崔艺燕,田志梅,邓盾. 2020

[9]鼠伤寒沙门菌孔蛋白ompW、ompS、ompD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武绍碧,令狐远凤,潘永,杨婉,陈世雄,叶景芬,杨琦. 2024

[10]猪肉产品中沙门菌的风险评估. 刘鲜鲜,黄秀梅,周波,万思敬,孙璐,邹明,王君玮,王娟. 2015

[11]笼养和平养条件下鹅蛋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 陶志云,胡艳,陆火林,谈为忠,徐国银,章双杰,汤青萍. 2016

[12]沙门菌感染后鸡不同组织中Nod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分析. 陶志云,施祖灏,朱春红,徐文娟,宋卫涛,宋迟,秦爱建. 2015

[13]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定量风险评估. 赵格,刘娜,赵建梅,李月华,王娟,曲志娜,盖文燕,黄秀梅,王玉东,王君玮. 2018

[14]山东地区生猪和家禽屠宰环节沙门菌血清型分布. 赵建梅,王娟,王君玮,盖文燕,颜世敢,黄秀梅,曲志娜. 2015

[15]同时感染雏鹅的两种血清型沙门菌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俞燕,张斌,龚建森,于恩琪,庄林林,张笛,刘学贤,徐步. 2014

[16]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污染的定量风险评估. 赵格,刘娜,赵建梅,王娟,黄秀梅,李月华,盖文燕,曲志娜,王玉东,王君玮. 2018

[17]鸡感染沙门菌后小肠中NOD1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变化分析. 陶志云,朱春红,施祖灏,徐文娟,宋卫涛,宋迟,秦爱建. 2014

[18]人致病沙门菌流行趋势与耐药情况的研究进展. 骆艳,李中跃. 2019

[19]沙门菌属特异性检测靶点碱基差异位点的识别及其血清型决定力. 石秀清,周秀娟,施春雷,张芬,史贤明. 2017

[20]不同鸡种沙门菌感染率比较分析. 胡艳,单艳菊,刘学贤,朱国强,李慧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